葛根解肌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相信聽說過葛根解肌湯的朋友應(yīng)該不是太多,但是葛根解肌湯在中藥方劑里面確實非常的有名氣的,那么葛根解肌湯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樣的疾病中我們可以對它進(jìn)行運(yùn)用呢?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其中的奧妙吧。
【處方】葛根(三錢),麻黃(一錢),肉桂、甘草(炙)、黃芩、芍藥,各一錢。
【功能主治】治傷寒頭疼,發(fā)熱惡寒,肢體拘急,胸膈煩悶。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紅棗一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葛根四兩,麻黃(去節(jié))三兩,肉桂(去粗皮)一兩,甘草(炙)、黃芩、芍藥,各二兩。
【炮制】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痛項強(qiáng),發(fā)熱惡寒,肢體拘急,骨節(jié)煩疼,腰脊強(qiáng)痛,胸膈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棗一枚剝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取汗出為度。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葛根12克 芍藥6克 麻黃 大青 甘草 黃芩 石膏 桂各3克 大棗4枚
【功能主治】治傷寒、時氣、溫病初起者。
【用法用量】上藥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為三服,取微汗。
【摘錄】《肘后方》卷二
【處方】葛根120克 麻黃(去根、節(jié))90克 黃芩 芍藥 甘草(炙)各60克 肉桂(去粗皮)30克
【制法】上藥共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痛項強(qiáng),發(fā)熱惡寒,肢體拘急,骨節(jié)煩疼,腰脊強(qiáng)痛,胸膈煩悶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20毫升,加大棗1枚,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取汗出為度。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處方】葛根 前胡 荊芥穗 牛蒡子 連翹(去子)蟬蛻各2.4克 木通2.1克 赤芍 甘草 燈心引 桑白皮(蜜蒸)貝母(去心,姜汁蒸)
【功能主治】解肌透疹。治麻疹初起,發(fā)熱咳嗽,或乍冷乍熱,已現(xiàn)麻路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麻科活人全書》卷二
【處方】葛根、白芷、防風(fēng)、蒼術(shù)、蔥白。
【功能主治】傷寒,陽明無汗惡風(fēng)寒。
【用法用量】
【摘錄】《傷寒大白》卷一
【處方】葛根、前胡、荊芥、鼠粘子、連翹、赤芍、蟬蛻、木通各等分,生甘草減半。
【功能主治】麻疹初起,發(fā)熱咳嗽,或乍涼乍熱。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處方】干葛、防風(fēng)、桔梗、前胡、薄荷、山楂肉、陳皮、甘草。
【功能主治】發(fā)熱,值歲氣時行,防其出痘,未見點(diǎn),疑似之間者。
【用法用量】白水煎服。
【摘錄】《幼科直言》卷二
【別名】葛根解毒湯
【處方】葛根4兩,麻黃(去節(jié))3兩,肉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2兩,黃芩2兩,芍藥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痛項強(qiáng),發(fā)熱惡寒,肢體拘急,骨節(jié)煩疼,腰脊強(qiáng)痛,胸膈煩悶。
【用法用量】葛根解毒湯(《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四)。
【摘錄】《局方》卷二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葛根解肌湯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jìn)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