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2017-05-30 01:31:5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三和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三和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羌活(去蘆)、紫蘇(莖葉.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黃),各一兩。川芎、甘草(炒)、陳皮(去白)、木香、檳榔(面裹.煨熟.去面)、白術(shù),各三分。
【炮制】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五臟不調(diào),三焦不和,,一腹痞悶,脅肋脹,風(fēng)氣壅滯,肢節(jié)煩痛,頭面虛浮,手足微腫,腸胃燥澀,大便秘難,雖年高氣弱,并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三和湯(《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處方】羌活(去蘆)紫蘇莖葉(去粗梗)沉香 宣川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黃)各30克 芎藭勞 甘草(炒)陳皮(去白)木香 擯榔(面裹偎熟,去面)白術(shù)各22.5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五臟不調(diào),三焦不和,心腹痞悶,脅肋膨脹,風(fēng)氣壅滯,肢節(jié)煩疼,頭面虛浮,手足微腫,腸胃燥澀,大便秘難;背痛脅痛,不欲飲食;腳氣上攻,胸腹?jié)M悶,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時。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三和散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