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用法用量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shí)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zhǔn)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dú)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和氣飲這種方劑。
【處方】當(dāng)歸6分,川芎6分,白芍6分,人參6分,蘇梗6分,陳皮6分,腹皮6分,甘草3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妊娠心胃脹滿。
【用法用量】《胎產(chǎn)心法》本方用法:水煎服。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
【別名】和氣散
【處方】厚樸5錢,香附5錢,白術(shù)4錢,枳殼4錢,黃芩4錢,小茴香3錢,陳皮3錢,藿香3錢,甘草3錢,玄胡索3錢,砂仁2錢,草果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人血?dú)獠缓停嬍成龠M(jìn),肚腹膨脹,嘔吐惡心。
【用法用量】和氣散(《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
【摘錄】《女科萬金方》
【處方】蒼術(shù)1兩4錢,桔梗1兩2錢,枳殼(去瓤,麩炒)6錢,橘紅6錢,白芍藥3錢,白芷3錢,川芎3錢,當(dāng)歸3錢,赤茯苓3錢,桂(去粗皮)3錢,半夏(湯洗7次)3錢,甘草(炙)3錢,厚樸(去粗皮,姜制)4錢,干姜4錢,吳茱萸(炒)半兩。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腹痛,腸鳴,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摘錄】《續(xù)易簡》卷二
【處方】干姜1分,葛根2錢,升麻2錢,熟大黃1錢半,枳殼1錢半,桔梗1錢,蒼術(shù)1錢,白芍7分,甘草8分,當(dāng)歸4分,半夏4分,白芷4分,茯苓4分,小茴5分,川椒15粒。
【功能主治】腎氣上逆,先脊痛,繼及背與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引作“和氣湯”。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處方】蒼術(shù)、葛根、桔梗、當(dāng)歸、茯苓、白芷、枳殼、甘草、陳皮、白芍。
【功能主治】通氣。調(diào)經(jīng)。主因跌撲閃挫,頓挫氣血,凝滯作痛。經(jīng)前腹痛。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處方】白術(shù)(土炒)1錢5分,鹽橘紅1錢,鹽香附2錢(研),茯苓8分,炒白芍1錢,酒芩1錢,川芎5分,炙草5分,酒歸身1錢6分。
【功能主治】妊娠4月,倦臥不安,或口舌頭痛,腳弱及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雞鳴錄》
【處方】蒼術(shù)、紫蘇、防風(fēng)、赤苓、豆豉、藿香、陳皮、厚樸(姜炒)、炙甘草。
【功能主治】溫散。主小兒斷臍失護(hù),風(fēng)冷乘入,傳于大腸,遂成臍寒瀉,糞色青白,腹痛腸鳴。
【用法用量】加生姜、燈心,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二
【別名】束胎和氣飲、束胎飲
【處方】白術(shù)1錢半,黃芩1錢半,大腹皮1錢,枳殼(炒)1錢,蘇葉莖5分,砂仁(炒)5分,炙草3分。
【功能主治】子滿。妊娠7-8月,其婦奉養(yǎng)本厚,安居太過,胎元肥壯,溫?zé)醿?nèi)盛,腹大如鼓,腹?jié)M下墜,逼迫子戶,坐臥不安。
【用法用量】束胎和氣飲(原書同卷)、束胎飲(《萬氏女科》卷二)。
【臨床應(yīng)用】子滿:徐大和之妻,娠八月,得子滿病,腹?jié)M,胎墜下迫,玉門大張,胞形外露,但伸臥不能坐,勢危,脈兩手俱大堅(jiān)搏手。密齋診之曰:乃雙胎也。胎肥氣弱,不能束約,故下墜耳。用本方加人參一錢、升麻(炒)三分,服三劑,胎復(fù)上而安。后生一男一女。
【摘錄】《廣嗣紀(jì)要》卷九引李東垣方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和氣飲了吧。和氣飲的藥用價(jià)值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