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半夏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用法用量
我們都知道橘皮半夏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橘皮半夏湯其實(sh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duì)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陳皮(去白),半夏(煮)各七兩。
【炮制】上二件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生姜十片,水二盞,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陳皮(去白)半夏(煮)各210克
【制法】上二藥,銼為粗?jǐn)场?/p>
【功能主治】治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嶇逆惡心,涎唾粘稠;或積氣痰痞,飲食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或傷寒時(shí)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憒悶亂;或飲酒過多,中脘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或痰涎壅嗽,久而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10片,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留二劑藥滓并作一劑,再煎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處方】陳皮(去白)7兩,半夏(煮)7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涎唾稠粘;或積吐,粥藥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傷寒時(shí)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憒悶亂;或飲酒過多,中寒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10片,水2盞,煎至1中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留2服滓并作1服,再煎服。
【摘錄】《局方》卷四(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處方】陳橘皮6兩(去瓤),白術(shù)3兩(去蘆頭),白茯苓3兩,人參1兩,枳殼1兩(去瓤,麩炒),當(dāng)歸1兩(去蘆頭),半夏3兩(湯洗7次,銼如米),甘草3分(炙)。
【功能主治】中暑、伏暑及痰在胸膈。
【用法用量】上除半夏外,(口父)咀,同拌勻。每服3大錢,加生姜6片,大棗2枚,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一七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陳皮(去白)3兩,半夏(制)1兩,枳殼(炒,去瓤)1兩,白術(shù)半兩,茯苓半兩,桂半兩。
【功能主治】胃中寒痛,脈緩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兩,加生姜7片,水煎,食前服。
【摘錄】《云歧子脈訣》
在了解了橘皮半夏湯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