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藥方劑 > 正文

        鱉甲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2017-05-29 00:45:3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鱉甲丸。

        檳榔各60克 訶黎勒 大黃各45克 桂心30克 橘皮30克

        【制法】上藥九味,搗細(xì)過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鼓脹氣急,沖心硬痛。

        【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時用酒送下,一日二次,漸加至30丸。微利為度。

        【注意】服藥期間,忌生蔥、莧萊、炙肉、蒜、面等。

        【摘錄】《外臺秘要》卷七引《廣濟方》

        【處方】鱉甲60克(炙)牛膝37.5克 芎藭30克 防葵30克 大黃45克 當(dāng)歸30克 干姜30克 桂心30克 細(xì)辛30克 附子30克(炮)甘草30克(炙)巴豆14枚

        【制法】上藥十二味,搗細(xì)過篩,蜜和丸。

        【功能主治】主腹中痃氣癖硬,兩脅臍下硬如石,按之痛,腹?jié)M不下食,心悶咳逆,積年不愈。

        【用法用量】平旦空腹溫酒下4丸,日三服,漸加,以微利一二行為度。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蔥、莧萊。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二引《廣濟方》

        【處方】鱉甲45克(涂醋,炙微黃,去裙襕)甘草15克(炙微赤,銼)桂心15克 甜葶藶15克(微炒令香)川大黃15克(銼碎,微炒)芎藭15克 赤芍藥15克 川烏頭15克(炮裂,去皮、臍)檳榔15克

        【制法】上藥搗細(xì)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寒疝積聚,結(jié)固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勞傷羸瘦,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以生姜、橘皮湯下2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

        【處方】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酸醋炙黃,稱)酸棗仁(微炒,去皮,研)羌活(去蘆)黃耆(蜜水涂炙)牛膝(浸酒,水洗,焙干)人參(去蘆)五味子(揀)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杵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膽虛不得眠,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溫酒下。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一

        【處方】鱉甲1兩半(醋炙令黃,去裙襕),柴胡(去苗)1兩半,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訶黎勒皮1兩,黃耆(銼)1兩,五味子1兩,沉香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芍藥1兩,茯神(去木)1兩,生干地黃(焙)1兩,木香1兩,枳實(去瓤,麩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肌體羸瘦,發(fā)熱減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人參湯或粥飲送下,1日3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九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苦葫蘆(用瓤)1兩半,天門冬(去心,焙)1兩半,巴豆1分(去皮心膜,出油盡),豬牙皂莢(涂酥炙)1兩,石菖蒲(微炒)1兩,桂(去粗皮)1兩,葶藶(隔紙炒)1兩,甘遂(微煨)1兩,苦參1兩,大黃(銼碎,醋炒)1兩,柴胡(去苗)1兩,當(dāng)歸(切1兩,焙)1兩,羚羊角(磅)1兩,龍骨(燒)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去水,調(diào)經(jīng)血。主婦人水分,肢體腫滿不消,因經(jīng)水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前溫水送下,每日3次。如1-2服后小便利,即減丸數(shù)及間日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木香半兩,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當(dāng)歸3分(銼,微炒),安息香半兩,桂心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阿魏半兩(面裹煨,以面熟為度)。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癥痞冷氣,或時攻心腹痛,不能食,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一

        【處方】鱉甲8分(炙),白術(shù)10分,枳實8分(炙),芍藥6分,麥門冬8分(去心),人參8分,前胡6分,厚樸6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癖氣發(fā)動,不能食,心腹脹滿,或時發(fā)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飲送下,冷即酒送下。

        【注意】禁莧菜。

        【摘錄】《外臺》卷十二引《必效方》

        【處方】鱉甲半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人參1分(去蘆頭),檳榔1兩,赤茯苓1分,白術(shù)1分,枳殼1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2分,當(dāng)歸1分(銼,微炒),桂心1分,京三棱半兩(微煨,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乳癖。面色黃瘁,食乳微少,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飲研下,每日2次。以利為度。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處方】鱉甲(醋炙,去裙襕)1兩,黃耆(銼)1兩,柴胡(去苗)1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白術(shù)半兩,人參半兩,木香1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浸炊餅心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潮熱,煩渴引飲,脅腹?jié)M脹,羸瘦多汗。

        【用法用量】2歲兒每服10丸,溫粥米飲送下,每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八

        【處方】鱉甲(去裙襕,童便炙黃,為末)2兩,柴胡(去苗,為末)2兩,秦艽(去土,為末)2兩,生薄荷汁(取自然汁)、生青蒿汁(取自然汁)、生地黃汁(取自然汁)、生姜汁(取自然汁)1小盞(銀器內(nèi)熬成煎)。

        【制法】上藥前三味為細(xì)末,入后四味煎中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勞,羸瘦盜汗,壯熱煩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溫熟水送下,每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桂(去粗皮)1兩,京三棱(煨,銼)1兩,牡丹皮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訶黎勒皮1兩,琥珀1兩,大黃(炮)1兩,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土瓜根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血塊、氣塊。主室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少不利,前后愆期,日月浸久,肌肉黃瘁,脅下積氣結(jié)硬,時發(fā)刺痛,漸成勞狀。

        【用法用量】《普濟方》有荊芥、白茯苓。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人參半兩(去蘆頭),干姜半兩(炮裂,銼),白術(shù)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柴胡半兩(去苗),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京三棱1兩(微煨,銼),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痃氣,兩脅下緊痛,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生姜湯送下,每日3次。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浸,炙)半兩,常山(炒)半兩,豉(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入麝香少許,再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瘴氣數(shù)日,寒熱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臨臥溫米飲送下,于發(fā)前服。慎熱物一時久,即不吐瀉。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處方】鱉甲30銖,芍藥30銖,大黃30銖,茯苓24銖,柴胡24銖,干姜24銖,桂心6銖,(庶蟲)蟲20個,蠐螬20個。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少小腹中結(jié)堅,脅下有疹,手足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7丸。漸漸加之,以知為度。

        【摘錄】《千金》卷五

        【處方】鱉甲(炙)8分,芍藥8分,蝮蛇脯(炙)8分,大黃8分,人參6分,訶黎勒皮(熬)6分,枳實(炙)6分,防風(fēng)6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氣,心忪,骨蒸熱,暗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以酒飲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莧菜、生菜、熱面、蕎麥、蒜、粘食。

        【摘錄】《外臺》卷十三引《廣濟方》

        【處方】鱉甲1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襕),酸棗仁1兩,羌活1兩,黃耆1兩(銼),牛膝1兩(去苗),人參1兩(去蘆頭),五味子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膽虛不得睡,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暖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忌莧菜。

        【摘錄】《圣惠》卷三

        【處方】鱉甲(涂酥,炙令黃,去裙襕)1兩,酸棗仁(微炒)1兩,羌活1兩,黃耆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柴胡1兩,白茯苓1兩,人參(去蘆頭)1兩,牛膝(去苗)1兩,知母1兩,五味子1兩,白芍藥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羸瘦,四肢煩熱疼痛,吃食減少,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五味子1兩,貝母1兩(煨令微黃),紫菀1兩(洗,去苗、土),皂莢2兩(去皮,涂酥炙微黃,去子),木香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訶黎勒皮2兩,紫蘇子1兩(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勞,痰嗽氣急,抽牽五臟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人參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忌莧菜。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

        【處方】鱉甲1兩半,桂心1兩半,蜂房半兩,玄參18銖,蜀椒18銖,細(xì)辛18銖,人參18銖,苦參18銖,丹參18銖,沙參18銖,吳茱萸18銖,(庶蟲)蟲1兩,水蛭1兩,干姜1兩,牡丹1兩,附子1兩,皂莢1兩,當(dāng)歸1兩,芍藥1兩,甘草1兩,防葵1兩,蠐螬20個,虻蟲1兩6銖,大黃1兩6銖。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人小腹中積聚,大如7-8寸盤面,上下周流,痛不可忍,手足苦冷,咳噫腥臭,兩脅熱如火炙,玉門冷如風(fēng)吹,經(jīng)水不通,或在月前,或在月后?;虿辉?。

        【用法用量】每服7丸,酒送下,每日3次。稍加之,以知為度。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鱉甲入肝,為癥瘕瘧癖要藥,有散血消積之功,滋陰清熱之效,無苦寒傷中之虞,峻攻耗氣之患;虻、蛭、蟄、螬、大黃為小腹中積聚如盤而設(shè),干血內(nèi)著,非苦寒不能逐之使下;鱉甲、苦、沙、玄參為兩脅熱如火炙而設(shè),癖積旺氣,非滋陰不能化之使解;椒、辛、皂莢、防葵、蜂房為上下周流痛不可忍而設(shè),風(fēng)毒攻注,非搜逐不能開之使泄;姜、桂、萸、附為玉門冷如風(fēng)吹而設(shè),寒結(jié)固痰,非辛烈不能破之使散;甘草、人參、丹、歸、芍為手足苦冷、咳噫腥臭而設(shè),傷殘之余,非溫理血氣不能培之使和;人但知鱉甲、苦、沙、玄參為滋陰火熱之用,不知本體所主,無一不為消堅散積之專藥。至于防葵利血脈,蜂房滌痰垢,皆破敵之先鋒。

        【摘錄】《千金》卷四

        【處方】鱉甲(酒炙)半斤,蓬術(shù)(醋煮)3兩,青皮(醋煮)3兩,穿山甲(土炒)2兩。

        【制法】上為末,用醋煮當(dāng)歸為膏,拌煎藥末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久瘧不愈,脅下有塊,俗名瘧母。

        【用法用量】每服2錢,煎藥送下。

        【摘錄】《明醫(yī)指掌》卷四

        【處方】鱉甲(醋炙)4兩,桃仁(炒)2兩,(庶蟲)蟲(去足,炒)2兩,瓦楞子(煅)2兩,麥芽2兩,青皮2兩,香附2兩,三棱2兩,莪術(shù)2兩。

        【制法】上為末,醋煮神曲糊為丸。

        【功能主治】破瘀,消痰,削積。主瘧母。

        【用法用量】

        【摘錄】《顧松園醫(yī)鏡》卷八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2兩,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柴胡(去苗)半兩,人參半兩,大黃(煨半兩,銼)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寒熱,喘嗽煩滿,夜多虛汗,不思飲食,五心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蘸炙黃色)1兩半,木香1兩半,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京三棱(炮,銼)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桂(去粗皮)2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微煙出,銼)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甘草(炙,銼)半兩,檳榔(銼)半兩,大黃(銼碎,炒)3兩,樸消(研如粉)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癥癖氣塊。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用溫酒送下,飲送下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二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生干地黃1兩,當(dāng)歸3分,人參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香半兩,白術(shù)1兩,牛膝3分(去苗),桂心3分,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烏梅肉3分(炒干)。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風(fēng)虛勞氣。時發(fā)寒熱,四肢羸瘦疼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

        【處方】鱉甲1個(九肋者,醋炙),柴胡(酒浸)1兩,杏仁(童便浸,炒)1兩,甘草(炙)1兩,人參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血,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煎生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二引《圣惠》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酸棗仁(炒)1兩,羌活(去蘆頭)1兩,黃耆(銼,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柴胡(去苗)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知母(焙)1兩,五味子(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煩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暖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

        【處方】鱉甲1兩半(涂醋,炙微黃焦,去裙襕),熟干地黃1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當(dāng)歸3分,白術(shù)1兩,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1兩,牛膝1兩(去苗),檳榔3分,桂心3分,人參3分(去蘆頭),五味子3分,柴胡1兩半(去苗),訶黎勒1兩(煨,用皮),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木香1兩,干姜3分(炮裂,銼),赤芍藥1兩,桔梗3分(去蘆頭),京三棱1兩(炮裂,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勞。羸瘦,四肢無力,肩背疼痛,腹脅積聚氣,吃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生姜。大棗湯送下。

        【注意】忌莧菜。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鱉甲1兩(涂酥,炙令黃,去裙襕),防葵3分,訶黎勒皮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3分(去蘆頭),桂心3分,白術(shù)3分,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郁李仁3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結(jié)胸?zé)?,熱毒氣結(jié)聚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三

        【處方】鱉甲2兩,香附2兩,三棱1兩,蓬術(shù)1兩,常山1兩,阿魏2錢(并用醋浸)。

        【制法】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疲瘧,脅下有塊,名曰瘧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湯送下,積消及半即止。

        【摘錄】《金匱翼》卷三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3分,食茱萸(銼)半兩,檳榔(銼)1兩半,牽牛子(炒熟)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鼓脹,大小便不通,氣急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郁李仁50個,水1小盞,研取汁,煎湯送下。以大便通,心神快為度。未效,加至4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四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猬皮1兩(炙令焦黃),桂心1兩,磁石2兩(陳醋浸7遍,搗碎,細(xì)研,水飛過)。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經(jīng)年下痢,脫肛不收,腹中冷,肛中痛。

        【用法用量】3歲兒每服7丸,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三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2兩,吳茱萸(湯浸去涎,焙干,炒)2兩,訶黎勒皮(銼,炒)2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京三棱(炮)2兩,牽牛子(炒)1兩。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石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橘皮湯送下。微利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九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半,防葵(銼)1兩,人參1兩,前胡(去蘆頭)1兩,桔梗(炒)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1兩,白術(shù)1兩,檳榔(銼)2兩,大黃(銼,炒)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兩,食茱萸3兩,甘草(炙,銼)1兩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內(nèi)積聚。心肋急滿,時吐清水,不能食,時惡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溫酒送下,早、晚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一

        【處方】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干姜(炮)半兩,京三棱(炮,銼)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巴豆(去皮心膜,研,用醋1盞熬膏)1分。

        【制法】上除巴豆外為末,入巴豆膏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積年癖氣,及氣塊上攻心腹。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食前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三

        【處方】鱉甲1兩(涂酥,炙令黃,去裙襕),土瓜根1兩,桂心1兩,京三棱1兩,牡丹1兩,牛膝1兩(去苗),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訶黎勒皮1兩,琥珀1兩(細(xì)研),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骨蒸勞,月水不通,脅下痃癖,繼之腹痛。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肌肉黃瘦,脅下積氣結(jié)硬,時發(fā)刺痛,漸成勞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桃仁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

        【處方】鱉甲(酒炙)、烏梅(去核,蒸)。

        【制法】上為末,為丸。

        【功能主治】瘧疾屢散,取汗既多,發(fā)于晝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

        【摘錄】《醫(yī)級》卷七

        【處方】鱉甲2兩(涂醋,炙微黃,去裙襕),肉桂2兩(去皺皮),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訶黎勒2兩(煨,用皮),牽牛子1兩(微炒),京三棱1兩(炮,銼),桃仁2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白術(shù)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積聚,羸瘦不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腹溫酒送下。

        【注意】忌莧菜、生冷、濕面。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鱉甲(炙)7分,干地黃7分,黃連7分,連翹7分,栝樓6分,黃耆6分,干姜6分,蠐螬5個(炙),猬皮(炙)5分,續(xù)斷5分,附子(炮)4分,槐子4分,礬石(燒汁盡)4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寒,下痢不止,肛邊生肉如鼠乳,在大孔傍,時時膿出,名牡痔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每日2次。

        【摘錄】《外臺》卷二十六引《刪繁方》

        【處方】鱉甲1個(大者,以鹽泥固濟殼上,用煎后藥),木香1兩,桂心1兩,訶黎勒皮4兩,附子2兩(去皮臍),肉豆蔻1兩(去殼),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制法】上細(xì)銼,用酒2升,于鱉甲內(nèi)煮令酒盡,捻下火,取出諸藥,其鱉殼去泥用之,并焙干,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冷勞。心腹氣痛,食少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腹及晚食前以生姜湯送下。

        【注意】忌莧菜。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鱉甲1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3分,桔梗3分(去蘆頭),京三棱1兩(炮,銼),柴胡1兩(去苗),白術(shù)3分,紫菀1兩(洗,去苗土),人參3分(去蘆頭),木香3分,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防葵3分,犀角屑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麝香1兩(別研),赤芍藥半兩。

        【制法】上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勞。壯熱羸瘦,心腹積聚,食少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注意】忌桃、李、雀肉、胡荽、大蒜、莧菜,豬肉。

        【摘錄】《圣惠》卷三十一

        【別名】七味鱉甲丸

        【處方】鱉甲(炙)8分,郁李仁8分,防葵5分,人參5分,訶黎勒皮7個,大黃4分,桑菌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大小量之。

        【功能主治】小兒痃癖,腹痛不食,黃瘦。

        【用法用量】七味鱉甲丸(《普濟方》卷三九一)。

        【摘錄】《外臺》卷三十五引《廣濟方》

        【處方】鱉甲1兩半(涂醋,炙微黃,去裙襕),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甜葶藶半兩(微炒令香),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芎?半兩,赤芍藥半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檳榔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疝積聚,結(jié)固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風(fēng)入五臟,憂患所積,用力不節(jié),筋脈勞傷,羸瘦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四十八

        【處方】鱉甲1個(可重4兩,凈洗,以醋和黃泥固濟背上厚3分令干),京三棱3兩,銼(炮,銼),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枳殼3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香2兩半,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xì)研如膏)。

        【制法】上除鱉甲外為末,后泥一風(fēng)爐子,上開口,可安得鱉甲,取前藥末并桃仁膏,納鱉甲中,用好米醋2升,時時旋取入鱉甲內(nèi),以慢火熬令稠,取出藥,卻將鱉甲凈洗,去泥焙干,為末,與前藥同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肥氣。體瘦無力,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圣惠》卷四十八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龜甲1兩(涂醋炙令黃),桑耳1兩(微炙),川大黃1兩(微炒,銼碎),防葵3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白術(shù)半兩,京三棱1兩(微煨,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癥瘕?;蚝驘幔?,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每日3次。

        【摘錄】《圣惠》卷四十九

        【處方】鱉甲3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赤芍藥1兩,京三棱1兩半(微煨,銼),當(dāng)歸1兩(銼,微炒),訶黎勒1兩半(焙,用皮),人參1兩(去蘆頭),桔梗3分(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1兩,木香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郁李仁2兩(湯浸,去皮,微炒)。

        【制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鱉甲丸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