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大黃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使得中醫(yī)方劑領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條件,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xiàn)代臨床的多發(fā)病、常見病, 廣泛使用古今中藥方劑。那么你知道當歸大黃湯嗎?
【別名】當歸湯
【處方】當歸3兩,芍藥8分,桂心3分,干姜6分,茱萸5分,人參1兩,大黃1兩,甘草2兩(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冷氣牽引腰背肋下,腹內痛。
【用法用量】當歸湯(《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
【摘錄】《外臺》卷七引《張文仲方》
【處方】大黃(濕紙裹,略煨)3錢,甘草(炙)3錢,當歸3錢,赤芍藥3錢,半夏(制)1錢5分,川芎1錢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諸癇,壯熱利下,心中惡血。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處方】當歸、大黃、生地、甘草。
【功能主治】燥火下血,及吐血、嗽血,大便干結。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處方】芍藥3兩,干姜3兩,茯苓3兩,桂心3兩,當歸3兩,大黃3兩,芒消3兩,阿膠2兩,甘草2兩,人參2兩,麻黃1兩,干地黃4兩,虻蟲80個,水蛭80個,大棗20個,桃仁100個。
【功能主治】吐血,胸中塞痛。
【用法用量】以水1斗7升,煮取4升,分5服,日3夜2。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八八
【處方】當歸、生大黃、川黃連、甘草。
【功能主治】發(fā)斑。熱重便硬,有下癥者。
【各家論述】此方涼大腸血熱。以斑癥屬血,故加當歸;斑癥不宜大下,故加甘草。
【摘錄】《傷寒大白》卷四
【處方】當歸、大黃、廣皮、甘草。
【功能主治】專清大腸主下血。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雖然說當歸大黃湯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