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樸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用法用量
我們都知道半夏厚樸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半夏厚樸湯其實(sh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duì)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紅花5厘,蘇木5厘,吳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黃連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蒼術(shù)3分,白茯苓3分,澤瀉3分,柴胡3分,陳皮3分,生黃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當(dāng)歸梢4分,豬苓4分,升麻4分,神曲6分,厚樸8分,半夏1錢,桃仁7個(gè),昆布少許。
【功能主治】消脹化積。主中滿腹脹,內(nèi)有積聚,堅(jiān)硬如石,其形如盤,令人不能坐臥,大小便澀滯,上喘氣促,面色萎黃,通身虛腫。
【用法用量】服廣茂潰堅(jiān)湯二服之后,中滿減半,止有積不消,再服此藥。
【摘錄】《蘭室秘藏》卷上
【別名】厚樸湯、大七氣湯、四七湯、厚樸半夏湯、七氣湯、四七飲
【處方】半夏1升,厚樸3兩,茯苓4兩,生姜5兩,干蘇葉2兩。
【功能主治】行氣開郁,降逆化痰。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結(jié)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氣所為也;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jié),嘔逆惡心。
【用法用量】厚樸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四)、大七氣湯(《三因》卷八)、四七湯、厚樸半夏湯(《易簡(jiǎn)方》)、七氣湯(《直指》卷五)、四七飲(《杏苑》卷四)。
【各家論述】1.《金鑒》:此病得于七情郁氣,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樸、生姜辛以散結(jié),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飲行涎,紫蘇芳香,以宣通郁氣,俾氣舒涎去,病自愈矣。
【臨床應(yīng)用】1.梅核氣:張某,女,52歲、半年來(lái)咽部似有所塞,猶如梅核,如絮如膜。咽不下,咯不出,腹部作脹,有氣攻沖,大便秘結(jié),得矢氣則舒,苔薄膩,脈沉弦。氣機(jī)失暢,痰凝氣滯,化痰導(dǎo)滯為主,半夏厚樸湯加枳實(shí)9g、姜竹茹9g、萊菔子9g、全瓜蔞12g、生甘草1.5g,2劑后咽部阻塞感消失,精神好轉(zhuǎn)。
【摘錄】《金匱》卷下
【處方】半夏(湯泡7次)1錢,厚樸(姜汁制)1錢,山梔(去皮,炒黑)1錢,川黃連(姜汁炒)1錢,廣陳皮(去白)8分,茯苓(去粗皮)8分,甘草(生用)3分,黑枳實(shí)(麩炒)1錢,蒼術(shù)(泔浸,炒)8分,澤瀉5分,香附子5分,青皮5分,當(dāng)歸6分,白豆蔻6分。
【功能主治】翻胃吐痰,胸滿肋痛,嘈雜吐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鐘半,加生姜3片;煎8分,不拘時(shí)候服。
【摘錄】《直指附遺》卷七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半夏厚樸湯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半夏厚樸湯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huì)給人體的健康帶來(lái)很大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