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湯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大家都知道白通湯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白通湯的功效和作用呢?白通湯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附子15g 干姜6g 蔥白四根
【來源】白通湯即四逆湯去甘草,減少干姜用量,再加蔥白而成。主治陰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陽破陰,以防陰盛逼陽,所以用辛溫通陽之蔥白,合姜、附以通陽復脈。因下利甚者,陰液必傷,所以減干姜之燥熱,寓有護陰之意。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是陰寒盛于里,陽氣欲上脫,陰氣欲下脫之危象,所以急當用大辛大熱之劑通陽復脈,并加膽汁、人尿滋陰以和陽,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狈胶筮€有“若無膽,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這些都是白通加豬膽汁湯證治精細之處,與通脈四逆湯之“無豬膽,以羊膽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須詳加領(lǐng)悟。
【功能主治】破陰回陽,宣通上下。少陰病陰盛戴陽證。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面赤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加豬膽汁一合(5ml),人尿五合(25ml),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摘錄】《傷寒論》
【處方】蔥白4莖 干姜3克 附子10克(生)
【功能主治】破陰回陽,宣通上下。治少陰病,下利,四肢厥逆,面赤脈微之戴陽證。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摘錄】《傷寒論》
【處方】干姜2兩,附子(生用)2兩。
【功能主治】傷寒發(fā)熱,大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2盞,煎6分,去滓溫服。
【摘錄】《易簡》
【處方】大附子1枚(生,削去黑皮,破8片),干姜半兩(炮),甘草半兩(炙),蔥白14莖(一方有犀角半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傷寒泄痢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虛而煩。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溫分再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
【摘錄】《外臺》卷二引《肘后方》
【處方】白術(shù)、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花粉、金銀花、風藤、牛膝、甘草、陳皮、角針、蒺藜、薄荷、米仁、蒼耳子、皂角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風癩。
【用法用量】每貼加土茯苓1兩,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關(guān)于白通湯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