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白龍散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白礬(枯)鉛丹 龍骨各15克 麝香3克
【制法】上研極細。
【功能主治】燥濕斂瘡,消腫止痛。小兒腎熱,上沖于耳,津液結(jié)滯,作痛流膿;或因沐浴水入耳內(nèi),蘊積成熱,耳流膿汁。
【用法用量】先以棉杖子搌盡耳內(nèi)膿水,每次用少許,分摻兩耳,一日二次。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處方】枯礬4分,龍骨1錢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耳有膿水不干。
【用法用量】先用綿杖攪凈膿水,然后將藥少許吹入,日2-3次。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處方】烏牛糞不拘多少(曬干,火煅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極細),(一方用黃牛糞)。
【功能主治】小兒麻痘瘡子,已出太盛,發(fā)潰,膿水粘衣著席不能轉(zhuǎn)動,疼痛濕爛。
【用法用量】如用蛤粉相似,用綿撲撲有瘡處,不拘時候。敷之便干,更不成瘢痕。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八引王兌方
【處方】寒水石(生)、甘草(半生半炙)、葛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錢,濃煎麥門冬苗湯調(diào)下。
【摘錄】《中藏經(jīng)·附錄》卷七
【處方】白善粉1兩,銅綠1錢(別研入)。
【制法】上同再研勻。
【功能主治】風毒赤爛,眼眶倒睫,冷熱淚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百沸湯化開,以手指洗眼;或滴水為丸,如雞頭子大服亦得。
【摘錄】《中藏經(jīng)·附錄》卷七
【處方】天漿子(有蟲者)1枚,白僵蠶(直者,炒)1枚。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臍風。
【用法用量】加膩粉少許,以薄荷自然汁調(diào)灌之,取下毒物;量兒大小,分作2服,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七
【處方】蛤粉2兩,白礬2兩,青鹽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熱腫赤痛。
【用法用量】用生油調(diào)涂腫處。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處方】龍腦半錢,馬牙消半錢,綠豆粉1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睛漏瘡,目大眥出膿汁,有孔子。
【用法用量】用燈心蘸藥點之,日4-5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處方】馬牙消(光凈者)。
【制法】用厚紙裹令按實,按在懷內(nèi)著肉處養(yǎng)120日,取出,研如粉,入少龍腦,同研細。
【功能主治】退翳明目。主不計年歲深遠,眼內(nèi)生翳膜,漸漸昏暗,遠視不明,但瞳人不破散;目生胬肉,或癢或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用藥末兩米許,點目中。
【摘錄】《證類本草》卷三引《經(jīng)驗方》
【處方】西硼砂1錢,鉛霜1字,腦子1字,寒水石1兩(水飛)。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滿口生瘡。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干摻舌上,咽津,不拘時候。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白及、水龍骨。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白蛇纏腰。
【用法用量】無根水調(diào)敷。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寒水石4兩(燒半白,研),烏賊魚骨(研)1兩,滑石(研)1兩,硼砂3錢,輕粉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生肌止痛。主耳中卒然大痛,聤耳。
【用法用量】每用干摻。耳中痛者,油調(diào)如糊,滴纴于耳中。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處方】枯礬7錢,乳香3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缺唇、自刎,血流如注者。
【用法用量】本方為原書“二龍散”之第一方。
【摘錄】《外科大成》卷四
【處方】柑子皮、白梅、象牙屑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魚骨硬。
【用法用量】每用1錢,綿裹含化。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處方】龍骨半兩,麝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冷水調(diào)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張氏家傳》
看了上面對于白龍散這種中醫(yī)方劑的簡單介紹,大家是否對它有所了解呢?其實方劑的種類還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劑也正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我們期待它的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