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的功效與作用 用法用量
2017-05-27 13:37:2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只要一提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
只要一提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苓甘味姜辛夏仁黃湯、茯甘姜味辛夏仁黃湯
【處方】茯苓4兩,甘草3兩,五味半升,干姜3兩,細(xì)辛3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2兩。
【功能主治】咳逆倚息不得臥。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
【用法用量】苓甘味姜辛夏仁黃湯(《普濟(jì)方》卷一四○)、茯甘姜味辛夏仁黃湯(《醫(yī)門法律》)。
【臨床應(yīng)用】支飲《橘窗書影》:京橋疊街,和泉屋清兵衛(wèi)之母,年五十余,曾下血過多,以后面色青慘,唇色淡白,四肢浮腫,胸中動悸,短氣不能步行,時下血,余與六君子湯加香附子,厚樸,木香,兼用鐵沙丸。(鐵沙、干漆、莎草、蒼術(shù),厚樸,橘皮,甘草)下血止,水氣亦減,然血澤不能復(fù)常。秋、冬之交,咳嗽胸滿甚,遍身洪腫,倚息不得臥,一醫(yī)以為水腫,與利水之劑,無效。余診之曰:恐有支飲,先制其飲,則咳嗽浮腫,自得其道;因與苓甘姜味辛夏仁黃湯加葶藶,服之二三日,咳嗽胸滿減,洪腫忽消散,余持此案治水腫數(shù)人,故記以示后學(xué)。
【摘錄】《金匱》卷中
在通過上文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jìn)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