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參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有哪些
佛手參也叫手掌參,具有很好的補益氣血的功效,而且能夠幫助生津止渴,對于身體存在的神經(jīng)衰弱,失血帶下以及疲勞消瘦等也有很好的調理效果。所以說對于佛手參的這些功效,大家應該注意科學的了解,比如感冒的人群,不適合食用佛手參。而且用藥也需要搭配其他的藥材。
佛手參的功效與作用:佛手參也叫手掌參,佛手參有補益氣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佛手參主治肺虛咳喘,虛勞消瘦,神經(jīng)衰弱,久瀉,失血,帶下,乳少,慢性肝炎。外感忌服佛手參,內服:煎湯,O.3~1兩;研末或制成糖漿或浸酒。
性味:甘,平。
《寧夏中草藥手冊》:甘微苦,微寒。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性微溫,味甘,無毒。
《四川常用中草藥》:甘,平。
歸經(jīng):《四川常用中草藥》:入肺、脾、胃經(jīng)。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O.3~1兩;研末或制成糖漿或浸酒。
佛手參的作用:
1、佛手參治血虛乳汁缺少:手掌參配黃芪、當歸、漏蘆、玉竹。水煎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2、佛手參治布魯氏菌病:佛手參、苦參、地丁等量。每日二次,每次三錢,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3、佛手參治病后身體虛弱:手掌參三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4、佛手參治久瀉失血,白帶:手掌參三錢,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八分,每天服兩次。(《寧夏中草藥手冊》)
5、佛手參治肝炎:佛手參、黃精、粉苞苣各適量,制成糖漿。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兒酌減。(《全展選編傳染病》)。
了解了佛手參的功效作用之后,那么大家對他就應該更加重視了,佛手參能夠治療和解決肺熱咳喘、神經(jīng)衰弱等問題。但是也應該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只有采取科學的用法用量,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自己治療和解決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