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9 08:19: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血人參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
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血人參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為豆科植物 綠葉胡枝子 的 根 。全年可采。采挖后,去掉粗皮鮮用或曬干用。
【原形態(tài)】綠葉胡枝子,又名:木本胡枝子、白氏胡枝子、山附子、三葉青、三頭草、金腰帶、三葉枝、山烏豆、知天文、蜞藥、豆莢、女金丹、土附子、粘衣草。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叢林或路旁雜草中。分布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貴州、湖北、四川、山西、甘肅等地。產(chǎn)于貴州、福建等地。
【性狀】根頭部形大而不規(guī)則,表面粗糙;下部較細長,表面有細微的縱皺紋;全體均有皮孔,外皮呈灰棕色,去皮后內(nèi)顯灰紫色。質(zhì)堅硬,斷面淡黃色,纖維性,稍有香氣。
【性味】辛微苦,溫。
【歸經(jīng)】《閩東本草》:"入肺、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解表,化痰,利濕,活血。治傷風發(fā)熱、頭痛、咳嗽,淋濁,婦女血瘀腹痛,血崩,癰疽,丹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燉肉。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小兒痰哮:血人參干根一兩。水煎一杯,沖蜂蜜服。(《閩東本草》)
【摘錄】《*辭典》
對于文章介紹的血人參,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這樣就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正確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