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麻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9 07:49:4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山腳麻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山腳麻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山腳麻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
山腳麻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山腳麻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山腳麻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來源】藥材基源:為榆科植物山油麻的葉、根。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1-5m。樹皮暗褐或紫褐色,呈細薄片狀剝落;小枝銹褐色或紅褐色,密被斜伸的粗毛。葉互生,紙質(zhì);葉柄長3-9mm;托葉早落;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12cm,寬1.5-5cm,先端具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細圓鋸齒,上面粗糙有乳頭狀突起,多少被毛或無毛,具3出脈,側(cè)脈3-4對。聚傘花序常成對腋生,花被5裂,裂片外面有短毛;雄花有雄蕊4-5,花絲短,花藥外面常有紫色斑點;雌花子房無柄,1室,花柱1,柱頭2叉。核果卵圓形或近球形,直徑約2mm,熟時橘紅色,具宿存的花柱及花被。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向陽山坡、干燥的山谷、曠地或灌木林中,有時也在砍伐跡地或火燒跡地上成片生長。
【性狀】性狀鑒別 葉多皺縮,完整葉卵狀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7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圓鋸齒,兩面均有短粗毛,脈3出;葉柄長3-9mm,被毛。氣微,味甘、微苦。
【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血。主瘡癤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粉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山腳麻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山腳麻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