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說起螳螂,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yàn)樗墒蔷哂泻芎玫闹委熂膊⌒Ч摹2贿^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螳螂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xì)的了解一下螳螂的功效。
【別名】不過、蟷蠰、薁洀貈、蛑(《爾雅》),蝕肬(《本經(jīng)》),髦(《方言》),蚚父(《說文》),天馬(《呂氏春秋》高誘注),螗螂、石螂(《爾雅》郭填注),屹肬(《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蟷螂(《綱目》),斫父、斫郎(《說文解字注》)。
【來源】為螳螂科昆蟲 大刀螂、小刀螂 等的 全蟲 。夏、秋間捕捉。
【原形態(tài)】①大刀螂
【化學(xué)成份】綠色螳螂的體液呈堿性,pH7.8~9.0,棕色螳螂則呈酸性,pH5~6(可能與食物有關(guān))。在體外,此兩色素的呈色,可因酸堿性而互變。薄翅螳螂的棕色色素與黃色色素都是膽綠素及其相類物質(zhì);薄翅螳螂的皮下及血液都含膽綠素。與高等動(dòng)物一樣,甘氨酸是合成膽綠素的材料。
【性味】《醫(yī)林纂要》:"甘咸,溫。"
【功能主治】治驚癇,咽喉腫痛,痔瘡。
【用法用量】?jī)?nèi)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吹喉或調(diào)敷。
【附方】①治小兒急驚,定搐:螳螂-個(gè),蜥蜴一個(gè),赤足蜈蚣一條。上三味,同為細(xì)末。每用一剜耳,吹入鼻內(nèi)。(《圣濟(jì)總錄》中分散)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 《本草綱目》:螳螂,驤首奮臂,修頸大腹,二手四足,善緣而捷,以須代鼻。深秋乳子作房,粘著枝上,即螵蛸也。房長(zhǎng)寸許,大如拇指,其內(nèi)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卵至芒種節(jié)后一齊出。故《月令》有云,仲夏螳螂生也。螳螂,古方不見用者,惟《普濟(jì)方》(按:應(yīng)作《圣濟(jì)總錄》)治驚風(fēng),吹鼻定搐法中用之,蓋亦蠶、蝎定搐之義,古方風(fēng)藥多用螵蛸,則螳螂治風(fēng),同一理也。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螳螂的相關(guān)知識(shí),如果我們能發(fā)揮螳螂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