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萵筍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山萵筍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山萵筍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尼泊爾綠絨蒿的全草。
【原形態(tài)】尼泊爾綠絨蒿 一年生草本,高0.6-1.2m。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長約9cm,直徑約2.5cm。莖粗壯,具分枝,圓柱形,有時具縱棱,基部有宿存葉基及密集成叢的長柔毛?;~密集叢生;葉柄長達(dá)22cm;葉片形狀多變,長可達(dá)30cm,寬達(dá)17cm,通?;坑馉钊?,先端羽狀半裂,裂片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形,邊緣缺刻狀羽狀淺裂;下部基生葉與莖生葉同形,具短柄;上部莖生葉較小,近無柄。花莖具分枝,花生于上部葉腋內(nèi),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3-10cm;花下垂;萼片卵圓形,外面被毛;花瓣4,卵形或近圓形;紅色、紫色或藍(lán)色,稀白色;雄蕊多數(shù),花絲絲狀,與花瓣同色或較深,花藥橘黃色,長圓形;子房近球形、卵形或橢圓形,密被淡黃色或銹色的長硬毛及微柔毛,花柱棒狀,果時長可達(dá)1.2cm,柱頭頭狀,5-8裂,深綠色。蒴果長圓形到橢圓狀長圓形,長1.5-2.5cm,直徑0.7-1.5cm,密被毛,5-8瓣自先端縱裂。種子卵形至寬橢圓狀長圓形,種皮密被乳頭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700-4000m的草坡。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原阿片堿(protop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隱品堿(cryptopine),黃連堿(coptisine),別隱品堿(al-locryptopine),麗春花定堿(rhoeadine),罌粟紅堿(papaverrubine)E,罌粟紅堿(papaverrubine)D,刻葉紫堇明堿(corysamine),2-甲基-6-甲氧基-1,2,3,4-四氫-β-咔巴啉(2-methyl-6-methoxy-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腸胃炎;濕熱水腫;頭痛;痛經(jīng);白帶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介紹的山萵筍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山萵筍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