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菠菜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野菠菜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野菠菜簡單的介紹一下。
【別名】酸模、皺葉羊蹄、羊蹄根、野當歸、土大黃、野蘿卜、牛舌菜、千年不爛心、癬藥草、假大黃、連明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長刺酸模的根或全草。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5-120cm。莖直立,粗壯,分枝,有明顯溝紋,無毛,中空。葉片披針形或狹長形,長8-14cm,寬1-2.6cm,兩端漸狹,全緣,有柄?;ù匾干g隔或密集在圓錐形的穗狀花序上,花穗有葉,生于各枝的上端;花兩性,綠色;花粳基部有關節(jié);花被片長卵形,有顯著細網(wǎng)紋,每片背后有長卵形瘤狀突起,邊緣狹,多數(shù)各邊的中央有一長針刺,先端直伸或彎曲,也有無針刺的,其邊緣更狹。瘦果卵形,三角形,褐色,光亮。包于宿存的花被內(nèi)?;ü?-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或路旁陰濕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粗大,單根或數(shù)根簇生,偶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斷面黃色;味苦。莖粗壯?;~較大,葉具長柄,葉片披針形至長圓形,長可達20cm以上,寬1.5-4cm,基部多為楔形;莖生葉柄短,葉片較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楔形,邊緣波狀皺褶,托葉鞘筒狀,膜質(zhì)。圓錐花序,小花黃色或淡綠色。氣微,味苦、澀。
【化學成份】長刺酸模全草含有大黃酚(chrysophanol),7-羥基-2,3-二甲基色酮(7-hydroxy-2,3-dimeihylchromone),山柰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
【藥理作用】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須發(fā)癬菌和大小孢子菌生長的作用。其己烷和丁醇溶解部分的抗真菌作用更強。
【性味】酸;苦;性寒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殺蟲。主肺結核咯血;痔瘡出血;癰瘡腫毒;疥癬;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
【摘錄】《中華本草》
野菠菜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