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地錢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石地錢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石地錢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石蛤蟆
【來源】藥材基源:為瘤冠苔科(石地錢科)植物石地錢的葉狀體。
【原形態(tài)】葉狀體扁平,二歧分叉的帶片狀,長1-4cm,寬3-7mm,先端心形,背面深綠色,邊與腹面呈紫紅色,沿中肋溝處生多數(shù)假根。氣孔單一型,凸出,孔邊細(xì)胞6-9個,4-5列。氣室數(shù)層,無營養(yǎng)絲。鱗片覆瓦狀排列,兩側(cè)各1列,紫紅色,半月形。雌雄同株。雄托圓盤狀,無柄,生于葉狀體中部。雌托生于葉狀體先端,柄長1-2cm,托頂半球形,綠色,4瓣裂,每瓣腹面有總苞片2枚。孢蒴球形,黑色;孢子黃褐色,表面具網(wǎng)紋,直徑60-90μm。彈絲長約400μ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壁和土坡上。
【化學(xué)成份】含R -(-)-8,11-二氫-α-花側(cè)柏酮[R -(-)-8,11-dihydro-α-cuparenone],右旋-8(12)-全萼苔烯-9α-醇(gymnomitr-8(12)-en-9α-ol),R -(-)-α-花側(cè)柏酮[R -(-)-α-cuparenone],6α,22-何帕二醇(6α,22-hopanediol),8β-羥基-9-全萼苔酮(8β-hydroxygymnomitrian-9-one),8(12)-全萼苔烯-9-酮(gymnomitr-8(12)-en-9-one], 豆甾醇(stigmasterol),芹菜素-7,4′-二甲基醚(apigenin-7,4′-dimethylether)。
【性味】淡;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血。主瘡癤腫毒;燒燙傷;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15g。外用:適量,研粉敷;或搗敷。
【附方】1.治瘡癤腫毒 (石地錢)鮮品配苧麻根或南瓜瓤,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rèn)識石地錢,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石地錢這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