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果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喜樹果的作用有哪些?喜樹果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喜樹果。
喜樹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 果實(shí) 。秋季果實(shí)成熟尚未脫落時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大喬木。葉互生,卵狀長方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8cm,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廣楔形,全緣,邊緣有纖毛,羽脈10~11對;葉柄紅色,有疏毛。花單性同株,成球形頭狀花序;花萼5齒裂;花瓣5,綠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頭3裂,花盤明顯。果序球狀。花期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00m以下較潮濕處;有種植。主產(chǎn)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
【性狀】果實(shí)披針形,長2~2.5cm,寬5~7mm,先端尖,有柱頭殘基;基部變狹,可見著生在花盤上的橢圓形凹點(diǎn)痕,兩邊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澤,有縱縐紋,有時可見數(shù)條角棱和黑色斑點(diǎn)。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內(nèi)有種子1粒,干縮成細(xì)條狀。味苦。
【化學(xué)成份】含喜樹堿(camptothecine)、喜樹次堿(venoterpine)、10-羥基喜樹堿(10-hydroxycamptothecine)、10-甲氧基喜樹堿(10-methoxycamptothecine)、白樺脂酸(betulic acid)、長春甙內(nèi)酰胺(vincoside-lactam)等。
【性味】性寒,味苦、澀;有毒。
【功能主治】抗癌,散結(jié),破血化瘀用于多種腫瘤,如胃癌、腸癌、絨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摘錄】《*辭典》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對喜樹果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