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梾木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小花梾木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小花梾木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花梾木的樹皮。
【原形態(tài)】喬木或灌木,高3-8m。樹皮黃褐色;幼枝纖細(xì),圓柱形,略具棱角,稀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老枝灰褐色,疏生黃褐色皮孔。冬芽頂生或腋生,狹圓錐形,長2-5.5mm,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葉對生或近于對生;葉柄長3-5mm,幼時密被淡白色貼生短柔毛;葉片紙質(zhì),長橢圓形,長4-6.5cm,寬1.6-3.3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均稀被淡白色貼生短柔毛,中脈在兩面稍凸起,側(cè)脈3-4對,弓形內(nèi)彎,在上面稍顯明,下面略微凸起。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寬4-12cm,有時有、枚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的葉狀苞片;總花梗細(xì)圓柱形,長1-4cm,近于無毛;花小,白色,直徑4.5mm;花萼裂片4,寬三角形,長0.3-0.4mm,稍長于花盤,外側(cè)僅基部有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花瓣4,長圓披針形或舌狀長圓形,長2.5mm,寬近1mm,先端漸尖,下面疏被白色貼生短柔毛;雄蕊4,長2.3mm,略短于花瓣,花絲線形,無毛,長約2mm,花藥2室,狹倒卵形,長1.3mm,丁字形著生;花盤墊狀,厚0.3mm,有白色短柔毛;花柱圓柱形,長近2mm,略有淺溝,疏被白色貼生短柔毛,柱頭小,點(diǎn)狀,子房下位,花托倒圓錐形至倒卵形,長1mm,直徑約1mm,密被淡白色貼生短柔毛;花梗圓柱形,長0.3-2mm,被灰白色短柔毛。核果狹倒卵形或近于長圓形,長5-6mm,直徑約4mm?;ㄆ?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30-2500m的森林中或巖石上。
【性味】味甘;咸;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通經(jīng)活絡(luò)。主高熱不退;瘧疾;痞塊;痛經(jīng);跌打損傷;骨折;癱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小花梾木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小花梾木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dān)心副作用。所以小花梾木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shí)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