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對于砒霜,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砒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砒霜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來源】為 砒石經(jīng)升華而得的精制品 ,參見"砒石"條。
【制法】《本草衍義》:"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jié),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大塊者已是下等,片如細屑者極下也,入藥當用如乳尖長者。"
【性狀】為白色粉末,無臭,無味,能溶于水、乙醇、酸類及堿類。加熱則升散而發(fā)蒜臭。
【藥理作用】參見"砒石"條。
【性味】辛酸,熱,有毒。
【歸經(jīng)】《玉楸藥解》:"入脾、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劫痰截瘧,殺蟲,蝕惡肉。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梅毒,痔瘡,瘰疬,走馬牙疳,癬瘡,潰瘍腐肉不脫。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1~5毫。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或入膏藥中貼之。
【注意】本品毒性比砒石更劇,內(nèi)服極宜謹慎。體虛及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哮嗽:砒霜、面、海螵蛸各一錢。為末,水調(diào)作餅子,慢火炙黃,再研令細。每服一字,用井花水作一呷,服良久,吐出為度。小兒減半。忌食熱物。(《赤水玄珠》)
【各家論述】①《本草衍義》:"砒霜,瘧家或用,才過劑,則吐瀉兼作,須濃研綠豆汁,仍兼冷水飲。"
【臨床應(yīng)用】治療哮喘:用砒霜1鉸,淡豆豉1兩,加工制成紫金丹1000粒,每晚臨睡前服1~6粒。開始先用1~2粒,如無明顯反應(yīng),再逐漸增至足量。治療11例,除1例合并有肺門淋巴結(jié)核效果不滿意外,其余均能基本控制癥狀。通常服藥1天后見效,3天后癥狀基本控制。少數(shù)服藥后有輕度頭痛頭暈,顏面浮腫,可在服藥后3~5天內(nèi)自行消失。部分病例出現(xiàn)食欲減退、轉(zhuǎn)氨酶增高,經(jīng)使用酵母片、維生素及中藥大棗、茵陳湯后均恢復正常;但有的又出現(xiàn)腦絮++,似說明本品對肝臟有一定損害。有人認為,砒對支氣管哮喘有特殊療效。對寒哮最為適宜;但亦有人指出:砒劑對熱帶嗜酸性白細胞增多性哮喘固有療效,但對支氣管哮喘癥則無效。因此,砒劑治療究適用于那一類型的哮喘,尚待進一步探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日華子本草》。
砒霜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砒霜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