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金花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小葉金花草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石孔雀尾(《陸川本草》),仙雞尾、金粉蕨(《廣西中獸醫(yī)藥樁》),串魚草、人頭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藥選》),小金花草、火湯蕨、線雞尾草、黑蕨(《廣西中藥志》),風尾連、土黃連、孔雀尾(《福建中草藥》),六零草,小野雞尾草(《廣西中草藥》),解毒蕨、火傷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中國蕨科植物 野雞尾 的 全草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狀莖橫走,蔓延而長,被褐色鱗毛。葉柄遠生,長15~30厘米,稻桿色,或基部褐棕色,無毛;葉草質(zhì)至亞革質(zhì),無毛,綠色。葉片卵圓狀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6~15厘米,3~4次羽狀分裂;下部羽片披針狀三角形,斜展,小羽片及裂片多數(shù),最后裂片長4~8毫米,寬約1~2毫米,先端有短尖。孢子囊群短,囊群蓋線形,膜質(zhì),與中脈平行。
【生境分布】多生于老屋旁邊、路邊、溝邊陰濕石上。分布秦嶺以南,廣東以北,及山西、臺灣等地。
【性味】《陸川本草》:"苦,寒。(葉,微甘)。"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血。治風熱感冒,急性胃腸炎,痢疾,黃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疔瘡,外傷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大劑4~8兩)。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虛寒證忌用。
【附方】①治風熱感冒:鳳尾連干全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小葉金花草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常常被使用,根據(jù)需要可以組成復方,也可單獨使用,但小葉金花草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