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很多人對小血藤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小血藤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鉆骨風、八仙草(《分類草藥性》),血糊藤(《經(jīng)濟植物手冊)),鉆石風(《重慶草藥》),天青地紅(《陜西中草藥》),五香血藤、滑藤、爬巖香、滿山香、香血藤(《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 鐵箍散 的 根、莖藤、葉 。10~11月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木質(zhì)藤本,高達2米,單葉互生,革質(zhì),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2厘米,基部圓形至闊楔形,先端長而漸尖,邊緣有稀鋸齒,上面淡綠色,下面紫紅色,中脈平滑,下面凸起,側脈不明顯;葉柄長約8毫米?;ㄐ?,腋生,帶黃色;花梗短,長5~10毫米;萼片和花瓣常無區(qū)別,共7~12枚;雄蕊5~15,合生為球形,花絲基部稍結合;心皮多數(shù)。漿果,猩紅色,集合成下垂的穗狀聚合果,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坡上或山溝中。分布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等地。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筋骨疼痛,癆傷吐血,經(jīng)閉,腹脹,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陜西中草藥》:"根、莖:反甘草。"
【附方】①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五香血藤根,泡酒內(nèi)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草木便方》《重慶草藥》:小血藤,性味、效用、用法同大血藤,香氣較大血藤濃,效用更好,但生長較少。中醫(yī)處方中常將大、小血藤并列,并用等分,沒有小血藤時,即以大血藤多用一份以代替。
以上講述了小血藤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