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莢蒾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吹侥戏角v蒾的身影,那么南方莢蒾應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英文名】all-grass of Southern Viburnum
【來源】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南方莢蒾的根、莖、葉。
【原形態(tài)】南方莢蒾 灌木或小喬木,高3-5m。幼枝、芽、葉柄、花序、萼和花冠外面均被由暗黃色或黃褐色的簇狀毛。葉對生;葉柄長5-12mm;葉膜狀堅紙質(zhì)至膜狀,葉片寬卵形或鞭狀卵形,長4-7cm,寬2.5-5c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鈍或圓形,邊緣基部以上疏生淺波狀小尖齒,上面綠色,有時沿脈散生有柄的紅褐色小腺點,下面淡綠色,沿各級脈上具簇狀絨毛,側(cè)脈每邊5-7條,伸達齒端,與中脈在葉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復傘形式降傘花序頂生葉生于具1對葉的側(cè)生小枝之頂,直徑3-8cm;總梗長1-3.5cm,第1級輻射枝5條;花著生于第3-4級輻射枝上;花萼外被簇狀毛,萼筒長約1mm,萼齒5,三角形,長約0.3mm;花冠白色,輻狀,直徑4-5mm,裂片卵形,長約1.5mm;雄蕊5,近等長或超出花冠。核果卵狀球形,長6-7mm,紅色;核扁,長約6mm,直徑約4mm,有2條腹溝和1條背溝?;ㄆ?-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300m的山谷溪澗旁疏林、山坡灌叢中或平原曠野。
【性味】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活血散冷凍;清熱解毒。主感冒;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淋巴結炎;瘡癤;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于感冒、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肥大性脊椎炎、風濕痹痛、跌打骨折、濕疹。
【摘錄】《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南方莢蒾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