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子木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9 03:20: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椋子木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椋子木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了解一下。
【來源】為山茱萸科
椋子木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椋子木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了解一下。
【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 椋子木 的 心材 。
【原形態(tài)】椋子木,又名:椋、梾(《爾雅》),松楊、涼木(《本草拾遺》),冬青果(《植物名實圖考》),燈臺樹、落地金錢、大葉燈臺樹、丁木樹。
【生境分布】常見于山谷、溪旁、林緣、疏林中。分布山東、浙江、江蘇、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化學(xué)成份】樹皮含鞣質(zhì)8~20%,葉含鞣質(zhì)5~13%。種子含半干性油,出油率7~15%。
【性味】《唐本草》:"甘咸,平,無毒。"
【功能主治】《唐本草》:"主折傷,破血、養(yǎng)血,安胎,止痛,生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唐本草》:椋子木,葉似柿,兩葉相當(dāng);子細(xì)圓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堅重,煮汁赤色。八月、九月采木,日干。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椋子木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