鱧魚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鱧魚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是中藥的一種,古代醫(yī)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鱧魚有很多的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不適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鱧魚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蠡魚、鲖魚(《本經(jīng)》),蜾(《說文》),鱺、鯣(《廣雅》),黑鱧魚(《本草圖經(jīng)》),玄鱧、文魚(《埤雅》),黑鯉魚(《本草衍義》),黑魚(《日用本草》),烏魚(《滇南本草》),黑火柴頭魚(《醫(yī)林集要》),蛇皮魚(《醫(yī)林纂要》),烏棒、活頭(《中國動物圖譜·魚類》)。
【來源】為鱧科動物 烏鱧 的 肉 或 全體 。
【原形態(tài)】烏鱧(《醫(yī)林集要》)
【生境分布】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河流、湖沼中均有。
【化學成份】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質(zhì)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鈣57毫克,磷163毫克,鐵0.5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索0.25毫克,尼克酸2.8毫克。曾從其1公斤肌肉中,分離出組氨酸100毫克;又證明尚含3-甲基組氨酸。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脾,利水。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火上烤熟食。
【附方】①療腫滿:鱧魚合小豆白煮食。(陶弘景)
【各家論述】《本草經(jīng)疏》:"蠡魚:乃益脾除水之要藥也。上虛則水泛濫,上堅則水自清。凡治浮腫之藥,或?qū)S诶?,或?qū)S谘a脾,其性各自為用。惟蠡魚能導橫流之勢,補其不足,補瀉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濕痹,面目浮腫。五痔因濕熱所生,水去則濕熱自除。""孟詵主下大小便壅塞氣,作膾與腳氣、風氣人食良;蘇頌主妊娠有水氣,并取其除濕、下水、益脾之功也。"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鱧魚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鱧魚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