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目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椒目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椒目選擇的時(shí)候,需要對椒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jìn)行認(rèn)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川椒目(《赤水玄珠》)。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花椒 的 種子 。
【性狀】干燥的種子呈卵圓形或類球形,直徑約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澤,有時(shí)表皮巳脫落,露出黑色網(wǎng)狀紋理。種皮質(zhì)堅(jiān)硬,剝離后,可見乳白色的胚乳及子葉。氣香,味辛辣。
【炮制】篩去灰屑,揀去雜質(zhì),炒出汗(油)用。
【性味】苦辛,寒,有毒。
【歸經(jīng)】《要藥分劑》:"入脾、膀胱二經(jīng)。"
【功能主治】治水腫脹滿,痰飲喘逆。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8分;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附方】①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椒目(水沉者),取熬之,搗如膏,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各家論述】①《藥性論》:"椒氣下達(dá),故椒目能治腎虛耳鳴。"
【臨床應(yīng)用】用于平喘:將椒目研粉過篩,裝膠囊或制成片劑內(nèi)服,每日2~3次,每次量相當(dāng)于生藥1~1.5錢。觀察108例氣喘患者(絕大部分系慢性喘息性氣管炎),以3天(38例)或10天(65例)為一療程。結(jié)果平均有效率為94.2%,顯效以上占40.8%。對咳、痰、喘的有效率分別為82.8%、72.3%、93.2%,以平喘療效最高,平均顯效以上達(dá)64.1%。10天一療程者其療效比3天一療程明顯增高。藥效維持時(shí)間據(jù)21例觀察,最短3小時(shí),最長24小時(shí)。副作用:少數(shù)有頭昏、惡心、痰血、熱感,但不影響服藥。
【備注】除上述品種外,同屬植物香椒子的種子亦同等使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由以上對椒目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椒目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