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樹子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欖仁樹子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使君子科植物欖仁樹的種子。
【原形態(tài)】大喬木,高15m或更高。樹皮褐黑色,縱裂呈剝落狀;枝平展,近頂部密被棕黃色的絨毛,具密而明顯的葉痕。葉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頂;葉柄短而粗壯,長10-15mm,被毛;葉片倒卵形,長12-22cm,寬8-15cm,先端鈍圓或短尖,中部以下漸狹,基部截形或狹心形,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面疏被軟毛,全緣,稀微波狀,主脈粗壯,上面下陷而成一淺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葉柄處被絨毛,側(cè)脈10-12對,網(wǎng)脈稠密。穗狀花序長而纖細(xì),腋生,長15-20cm,雄花生于上部,兩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數(shù),綠色或白色,長約10mm;花瓣缺;萼筒杯狀,長8mm,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白色柔毛,萼齒5,三角形,與萼筒幾等長;雄蕊10枚,長約2.5cm,伸出萼外;花盤由5個腺體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圓錐形,幼時被毛,成熟時近無毛;花柱單一,粗壯;胚珠2顆,倒懸于室頂。果橢圓形,常稍壓扁,具2棱,棱上具翅狀的狹邊,長3-4.5cm,寬2.5-3.1cm,厚約2cm,兩端稍漸尖,果皮木質(zhì),堅(jiān)硬、無毛,成熟時青黑色;種子1顆,長圓形,含油質(zhì)?;ㄆ?-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氣候濕熱的海邊沙灘上,多栽培作行道樹。
【性味】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腫痛;痢疾;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欖仁樹子,我們知道欖仁樹子其實(shí)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