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水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中藥血水草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血水草,利用血水草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yù)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血水草。
【別名】黃水芋、金腰帶、一口血、小號(hào)筒、小綠號(hào)筒、水黃連、雞爪蓮、斗篷草、馬蹄草、小羊兒、血水芋、一滴血、一點(diǎn)血、土黃連。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血水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株具紅橙色汁液。根和根莖匍匐,黃色。莖紫綠色,有光澤。葉基生;葉柄細(xì)長(zhǎng),長(zhǎng)10-30cm,基部具窄鞘;葉片卵圓狀心形或圓心形,長(zhǎng)5-26cm,寬5-20cm,先端急尖,基部耳垂?fàn)?,長(zhǎng)2-9cm,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有白粉,掌狀脈5-7條,細(xì)脈網(wǎng)狀,明顯,邊緣呈波狀。花季灰綠色而略帶紫紅色,高20-40cm,有花3-5朵,排列成傘房狀聚傘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zhǎng)0.2-lcm,先端漸尖;花萼2,盔狀,長(zhǎng)0.5-1.5cm,無毛,先端漸尖,基部合生,早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長(zhǎng)1-2.5cm,寬0.7-1.8cm;雄蕊多數(shù),花絲長(zhǎng)0.5-0.7cm,花藥長(zhǎng)圓形,長(zhǎng)約0.3cm,黃色;子房卵形或窄卵形,長(zhǎng)0.5-1cm,無毛,花柱長(zhǎng)0.3-0.5cm,柱頭2裂。蒴果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約2cm,直徑約0.5cm,先端稍細(xì)小?;ㄆ?-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邊、林下陰濕肥沃地,常成片生長(zhǎng)。
【性味】苦;寒;有小毒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目赤腫痛;咽喉疼痛;口腔潰瘍;疔瘡腫毒;毒蛇咬傷;癬瘡;濕疹;跌打損傷;腰痛;咳血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6-30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或曬于研未調(diào)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血水草相關(guān)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血水草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來調(diào)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