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巢菜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大巢菜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薇(《詩經(jīng)》),垂水(《爾雅》),薇萊、巢菜、野豌豆(《品匯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植物學(xué)大辭典》),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黃藤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苕子(《廣州植物志》),肥田草(《貴州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 大巢菜 的 全草 。4~5月間采收。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栽培者可達(dá)90厘米,被稀疏的黃色短柔毛。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葉軸末端具卷須;托葉半箭頭狀,一邊有1~3披針形齒牙,一邊全綠,小葉8~16個,矩形或倒披針形,頂端截形或凹,并具細(xì)尖,基部楔形,兩面均被稀疏的黃色短柔毛,長8~18毫米,闊4~8毫米。總狀花序腋生,花1~2個,蝶形,有短花梗,深紫色或玫紅色;萼管狀,外被黃色短柔毛,萼齒線形;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龍骨瓣均有爪;雄蕊10,兩體;雌蕊1,子房具短柄,被黃色微柔毛,花柱短,柱頭頭狀,花柱頂端外面有一叢髯毛。莢果略扁,成熟時棕色,裂為2片卷曲的果瓣。花期3~4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邊及草地。我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
【性味】甘辛,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和血祛瘀。治黃疸,浮腫,瘧疾,鼻衄,心悸,夢遺,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燉肉。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瘧疾:肥田草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薇,生麥田中,原澤亦有。故《詩》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謂之巢菜。蔓生,莖葉氣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对娛琛芬詾槊赞В嵤稀锻ㄖ尽芬詾榻饳蜒?,皆謬矣。項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種,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實者,小者即蘇東坡所謂元修菜也,此說得之。
通過對于大巢菜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