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鏵頭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紅鏵頭草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走邊疆、雞腿菜、雞蹬腿、胡森堇菜、鵏鴿腿
【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雞腿堇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雞腿堇菜ViolaacuminataLedeb.多年生草本,高10-40cm。通常無基生葉。根莖較粗,垂直或傾斜,密生多條淡褐色根。莖直立,通常2-4條叢生,無毛或上部有毛。時互生;葉柄下部者較長,上部者較短;托葉大,葉狀,草質(zhì),通常羽狀深裂呈流蘇狀,或淺裂呈牙齒狀;葉片心形、卵狀心形或卵形,長1.5-5.5cm,寬1.5-4.5cm,先端銳尖、短漸尖至長漸尖,基部通常心形,邊緣有鈍齒,兩面有細(xì)短毛或僅葉脈有毛。花淡紫色或近白色,具長梗;花梗細(xì),超出于葉,上部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5,線狀披針形,基部有附屬物,末端截形;花瓣5,近白色或淡紫色,較??;距通常直,長1.5-3.5mm,呈囊狀,末端鈍;雄蕊5,花絲短而寬;子房上位,1室,圓錐狀,無毛,花柱基部微向前膝屈,向上漸增粗,先端具短喙。蒴果橢圓形,長約1cm,無毛,先端漸尖?;?、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下、林緣、灌叢、山坡草地或溪谷濕地等處。
【性狀】性狀鑒別:多皺縮成團(tuán)。根數(shù)條,棕褐色。莖數(shù)枝叢生,托葉羽狀深裂,多卷縮成條狀,葉片心形。有時可見橢圓形蒴果。氣微,味微苦。
【性味】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肺熱咳嗽;急性傳染性肝炎;瘡癤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紅鏵頭草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紅鏵頭草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