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杞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黃杞葉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黃杞葉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胡桃科植物黃杞的葉。
【原形態(tài)】半常綠喬木,高10余米。樹皮褐色,深縱裂;枝條細瘦,實心;裸芽疊生,有柄;全株被橙黃色盾狀腺體。偶數(shù)羽狀復葉,長12-25cm,小葉3-5對,少數(shù)1-2對;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6-14cm,寬2-5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光澤。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稀異株;雌花序1條及雄花序數(shù)條長而俯垂,形成一頂生的圓錐花序束;頂端為雌花序,下方為雄花序,或雌雄花序分開,則雌花序單獨頂生;雌花及雄花的苞片均3裂,花被片4,雄花無柄或近無柄,雄蕊10-12枚,幾無花絲;雌花有長約1-3mm的花柄,花被片貼生于子房,無花柱,柱頭4裂,稍外卷。果序長15-25cm,果實球形或扁球形,堅果狀,直徑約4mm,密生黃褐色腺體,外果皮膜質(zhì),內(nèi)果皮骨質(zhì),苞片托于果實基部,形成膜質(zhì)狀果翅,中間果翅裂片長3-5cm,約為兩側(cè)裂片的2倍?;ㄆ?-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較干燥的疏林中,耐旱耐瘠,為次生林的常見樹種。
【性狀】性狀鑒別 偶數(shù)羽狀復葉,具小葉片6-8片、通常不完整,小葉片多卷曲,展平后呈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略呈鐮刀狀彎曲,長6-13cm,寬2-5cm,革質(zhì),全緣,上表面褐色或灰綠色,下表面淺灰綠色,主脈突出,側(cè)脈羽狀;小葉柄長約0.5cm。質(zhì)脆,易破碎。氣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止痛。主感冒發(fā)熱;疝氣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黃杞葉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黃杞葉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guān)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