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桑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海桑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海桑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于海桑的相關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桑科植物海桑的果實。
【原形態(tài)】海桑,小喬木,高5-6m。全株無毛。具多數(shù)呼吸根。小枝通常下垂,有隆起的節(jié),幼時具鈍4棱,稀銳4棱或具狹翅。葉對生;葉柄長5-7mm;葉片厚革質(zhì),形狀變異大,闊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0cm,寬3-5cm,先端鈍尖或圓形,稀具尖頭,基部漸狹而下延成楔形;側脈每邊8-12條,纖細,不明顯。花單生枝頂,徑約5cm;花梗短而粗壯;花萼筒平滑無棱,淺杯狀,果期碟形,裂片平展,通常6片,裂片比萼筒長,內(nèi)面綠色或黃白色;花瓣6,條狀披針形,暗紅色,長1.8-2cm,寬0.25-0.3cm;雄蕊極多數(shù),花絲粉紅色或上部白色,下部紅色,長2.5-3cm,花藥腎形;花柱長3-3.5cm,柱頭頭狀。果實成熟時直徑4-5cm?;ㄆ诙?,果期春夏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邊泥灘上的紅樹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果實圓球形,皺縮,直徑2-3cm,頂端有殘存的花柱,基部有宿萼及小果柄,窠萼6裂,裂片長三角形成淺碟狀,淡棕綠色,厚革質(zhì)。氣微香,味酸甜。
【化學成份】葉中的脂肪酸主要為亞麻酸(linolen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和少量油酸(ole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甾醇成分主要為谷甾醇(sitosterol)和豆甾醇(stiginasterol),烴類主要為角鯊烯(squalene)。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主扭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海桑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海桑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