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茅果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芭茅果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芭茅果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牛草果、苦蘆骨。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莖部葉鞘內(nèi)的蟲癭。
【原形態(tài)】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莖。稈為白色質(zhì)軟的髓所填滿,高2-4m。葉鞘無毛,或邊緣具稀疏纖毛;葉舌長1-3mm;葉片條狀披針形,長50-90cm,寬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無毛。圓錐花序頂生,大型,由多數(shù)總狀花序組成,長30-50cm,主軸顯著延伸,幾達花序的頂端,或至少達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間有微毛,通常細弱;小穗柄無毛,先端膨大,短柄長約1-1.5mm,長柄長約2.5-3mm;小穗有1兩性花,攣生于德軸之上;有不等長的柄,基盤具稍長的絲狀毛;穎稍不等長,厚膜質(zhì)或紙質(zhì),第1穎兩側(cè)內(nèi)摺成2脊,先端鈍或具有2微齒,背部無毛,第2穎先端漸尖,有3脈,邊脈不明顯,邊緣有小纖毛,背部無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透明膜質(zhì),稍短于穎,邊緣有小纖毛,先端鈍圓,無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轉(zhuǎn)而膝曲的芒,芒長(5-)7-11mm,其內(nèi)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藥長約1.8mm?;ā⒐?-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邊。
【性味】辛;甘;微溫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行氣調(diào)經(jīng)。主小兒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氣;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芭茅果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芭茅果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相關(guān)文章
推薦閱讀
- 1
紅花的用法都有什么
- 2
烏梢蛇佛手膠囊的功效與作用
- 3
犀牛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 4
山螃蟹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 5
鮮石斛可以直接吃嗎
- 6
寒涼藥的作用有哪些?
- 7
黑蛇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 8
藏羚羊的藥用價值是什么
- 9
黑枸杞好還是枸杞好呢
- 10
黑枸杞泡水成綠色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