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葉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你知道薄葉黃芩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葉黃芩的根。
【原形態(tài)】薄葉黃芩,多年生草本,高約35cm。莖直立,四棱形,具溝沿棱上被貼生很短的小柔 毛。葉對生;葉柄極短;葉片較薄,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7-3.3cm,寬3-6mm,先端鈍,其部不明顯淺心形或近截形,上面無毛或散布微糙毛,下面僅在脈上及葉緣被貼生很短的小柔毛,余部有分散細粒狀腺體。花單生于莖中部以上的葉腋內,偏向一側;花萼花時長約4mm,外面密被短柔行,盾片很小,果時花萼長約6mm;花冠紫色,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寬約1.5mm,至喉部達8mm,冠檐二唇形,上唇灰狀,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近扁圓形;雄蕊4,均內藏;花柱細長,扁平,花盤環(huán)狀,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堅果黃褐色,卵球形,具瘤狀突起,腹面基部具果臍。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散生于河巖或莎草沼澤草甸上。
【化學成份】薄葉黃芩根及全草含七種黃芩甙;薄葉黃芩甙(ikonnikoside)Ⅰ,高山黃芩甙(scutellarin),黃芩甙(baicalin),去甲漢黃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on-7-O-glucuronide),去甲漢黃芩素-8-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n-8-O-glucuronide),白楊素-7-O-葡萄糖醛酸基黃酮(5,2-dihydroxy-7-O-glucuronylflavone)。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牙齦腫痛;癰瘡產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薄葉黃芩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