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舌羅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不知道大家對割舌羅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割舌羅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割舌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土壇樹的根、葉。
【原形態(tài)】灌木或落葉小喬木,常直立,高約8m。稀攀援狀;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平滑;有顯著的圓形皮孔,有時具刺。葉互生;葉柄長5-15mm,上面淺溝狀,下面圓形;葉厚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急尖而稍鈍,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脈腋被叢毛,漸老時無毛。聚傘花序3-8生于葉腋,常花葉同時開放;總花梗長5-8mm,花梗長7-10mm;花折色至黃色,有濃香味;萼裂片三角形,兩面均有柔毛;雄蕊20-30;花盤肉質(zhì);子房1室。核果卵形或橢圓形,長1.5cm,寬0.9-1.2cm,成熟時同紅色至黑色,先端有宿存萼?;ㄆ?-4月,果期4-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疏林中。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高溫、喜光、畏寒冷。野生于熱帶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村邊、路邊或疏林中。引種栽培時應(yīng)選擇無霜地區(qū)。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為宜。
【化學(xué)成份】從土壇樹的粗枝中分得4種生物堿:喜樹次堿(venoterpine),安可任(ankorine),吐根酚堿(cephaeline),吐根酚亞堿(psychotrine)。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割舌羅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