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尾七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白牛尾七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白牛尾七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白牛尾七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印度大黃、山大黃、牛尾七、大巖七
【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藏邊大黃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粗壯草本,高70-100cm。根粗壯,有根狀莖?;~寬卵形,長10-30cm,寬15-25cm,先端圓鈍,基部心形,紙質(zhì),具5條基出脈,上面無毛,下面具柔毛,邊緣具弱皺波,有長葉柄;莖生葉??;托葉鞘膜質(zhì),具短柔毛?;ㄐ驁A錐狀,大型,具2-3回分枝,密生硬毛及小突起;花被片6,成2輪,橢圓形,紫紅色,長2.5-3mm;花梗具小突起,中下部具關(guān)節(jié);雄蕊9;花盤不發(fā)達(dá);子房具3棱,花柱3。瘦果連翅成寬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心形,長約9mm,寬達(dá)7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200-4300m的山坡灌叢。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類圓錐形,根類圓柱形,長4-20cm,直徑1-5c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斷面形成層明顯,射線密,無星點,棕紅色。新斷面淡藍(lán)灰色帶紫色。氣微,味苦、微澀。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與大黃不同點:無星點(異型維管束)散在,射線2-4列細(xì)胞。本品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簇晶和淀粉粒。簇晶直徑10-120μm,淀粉粒單粒球形,直徑3-40μm,復(fù)粒由2-4分粒組成。
【化學(xué)成份】牛尾七根及根莖含總蒽醌5.94%,其中以大黃素(emodin),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及大黃酚(chrysophanol)為甙元的結(jié)合型蒽醌5.66%,游離型0.28%,還含食用大黃甙(rhapontin)及多量鞣質(zhì)。
【藥理作用】1.致瀉作用 較早報道認(rèn)為本品無致瀉作用,近有報道認(rèn)為本品也有較好致瀉作用,其小鼠4小時溏便和稀便的ED50分別為0.160 1g/10g體重和0.373 2g/10g體重,致瀉強(qiáng)度顯著低于正品大黃。但如以4h溏便ED50 T作為致瀉速度的指標(biāo),則本品的致瀉速度快于正品大黃(本品80.1分鐘,正品98~182.9分鐘)。如以同效劑量稀便率為指標(biāo)進(jìn)行比較,則與正品大黃無明顯差異。
【性味】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癰瘡腫毒;便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白牛尾七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