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的癥狀 發(fā)現(xiàn)癥狀早治療
肺氣虛常見的表現(xiàn)就是心率增快,乏力,氣短,聲音變低,引起肺氣虛的常見原因就是抵抗力的下降,慢性的肺病,還有環(huán)境因素,要及時治療,特別是中醫(yī)治療肺氣虛效果很好。
一、常見癥狀
心率增快 桶狀胸 乏力 聲音變低 氣機失調(diào) 臉頰發(fā)灰 肺陰虛 肺部可聞及干濕... 氣短 五心煩熱
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為咳喘氣短,聲音低怯,自汗畏風,易感外邪,氣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脈弱等。
二、肺氣虛病因
抵抗力下降(45%):
肺氣虛可由勞傷、久咳、暑熱及重病之后,或脾虛不能上升清氣于肺,而致肺氣虧少,功能活動減弱,形成肺氣虛證。
慢性肺部疾病(20%):
多由久咳耗傷肺氣,或平素體弱,肺氣不足,或因脾虛,水谷精微不能上榮于肺所致。多見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屬虛證。
環(huán)境因素(20%):
物理環(huán)境或化學環(huán)境導致機體系統(tǒng)不能正常運轉(zhuǎn)導致呼吸困難,功能活動減少。
三、治療
1、對本臟虛損、肺氣不足。癥見氣短喘促,或咳嗽,聲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壓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者,當補益肺氣,宜用保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黃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用人參胡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對易患風寒感冒,癥見鼻塞、頭昏頭痛、惡風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脈浮無力者,宜用玉屏風散加紫蘇:黃芪15克、白術(shù)15克、防風12克、生姜6克、紫蘇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當益肺氣固表,宜用玉屏風散(前方去紫蘇)煎湯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風丸1次6克(或沖劑),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參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對虛寒性慢性鼻竇炎,癥見頭昏、惡寒、自汗等。當以補肺氣為主,兼以通竅、解毒。宜用鼻通寧滴劑(含辛荑、蒼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蛴帽峭ㄍ?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黃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