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及作用是什么
2017-05-12 20:53:3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艾灸是我國中醫(yī)的一種傳統(tǒng)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治療手段主要是用艾灸或者是艾柱點燃之后來熏烤人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一般來
艾灸是我國中醫(yī)的一種傳統(tǒng)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治療手段主要是用艾灸或者是艾柱點燃之后來熏烤人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一般來說艾灸能夠調節(jié)人體免疫能力,并且能夠溫經散寒以及行氣通絡。在日常生活當中,艾灸可以用來治療胃痛,還可以用來治療凍瘡。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艾灸的穴位以及作用。
艾灸是以艾絨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后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的灸法。它所屬學科是中醫(yī)藥學(一級學科)、針灸學(二級學科)、針灸療法及其他。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后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yī)療法,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法。
艾灸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y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穴位:脾土穴、神闕穴、關元穴、氣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等。
需要注意,雖然說艾灸治療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療的過程當中穴位一定要選擇準確,并且由于艾灸的時候需要用火,再加上我們所穿著的衣物都是易燃的物品,所以艾灸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防火,最好是到消防設施完善齊備的醫(yī)院去進行艾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