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前突的危害有哪些
任何疾病都有它的危害所在,這是不能夠避免的,只有將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才是最有效地預防。只有在了解了這些危害以后,才能夠做出判斷,那么,直腸前突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就詳細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其相關詳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這些危害。
直腸前突都有哪些危害呢?直腸前突發(fā)生后,其頂部便突破盆膈而成為排便時的最低點,且其縱軸與糞便下行方向一致,沿骶曲下行的糞塊首先進入前突,如此時大便干硬不易變形或盆底不能同步松弛,則排便壓力將主要作用于前突頂部,患者雖感會陰部脹滿,直腸前突導致糞便卻難以排出。
直腸前突的另一個性狀由于排便壓力作用方向改變且被部分耗散,直腸后壁受壓減少,主要位于此區(qū)的排便感受器得不到充分刺激,以致盆底肌不能充分松弛而開通肛管上口,糞便難以導入肛管。
然后直腸前突造成會陰脹滿迫使患者更加用力,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前突不斷加深,盆底不斷下降。盆底痙攣綜合征患者困難排便時盆底肌反常收縮,對直腸前壁和盆底提供了主動保護,因此該組患者盆底下降較少,直腸前突也較淺。
直腸前突與盆底松弛有十分密切關系,盆底受損很可能是始發(fā)因素,其導致的直腸前突又反過來加重分底下降,二者可互為因果。盆底下降時,支配盆底肌的陰部神經(jīng)必然受到牽拉。
該神經(jīng)末端長約90mm,受拉伸展不超過12%。本組患者安靜時神經(jīng)受牽拉為19.4%,而排便時受牽拉則為31.3%。如此反復過度牽拉將導致神經(jīng)功能或器質(zhì)性損害,使受其支配的肛提肌、外括約肌逐漸變?nèi)?,表現(xiàn)為收縮壓下降。
陰部神經(jīng)損傷可使直腸感覺功能下降,直腸壁張力降低,直腸收縮反射遲鈍。肛提肌的直腸附著部及恥骨直腸肌均有大量內(nèi)臟神經(jīng)纖維分布,因此,便意產(chǎn)生及直腸的反射性收縮可能也與此有關。
盆底神經(jīng)肌肉受損傷位置異常下降,其所支托的組織器官亦隨之松弛下降而造成多種病變。檢查結果表明直腸前突幾乎均合并其他類型的松弛性病變,這提示直腸前突是某種復雜的病理過程中的一環(huán)。綜上所述,我院認為直腸前突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變,可能是盆底松弛綜合征的一種表現(xiàn)。
以上就是直腸前突的危害的內(nèi)容,通過上面的介紹后,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了,一旦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患有直腸前突的話,就要告訴他們有哪些危害的存在,也要告訴他們沒有必要擔心,現(xiàn)在的科技很發(fā)達,能夠幫助你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更多的知識可隨時關注小編,小編會繼續(xù)為大家誠心奉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