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口臭的原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種,齲齒就是其中的一種常見因素。而在微觀世界的角度來看,是細菌的滋生導致口臭的。幽門螺旋桿菌會滋生揮發(fā)出一些硫化物回到我們的口腔中從而導致我們日常常說的口臭。我們在日常需要做好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口臭預防工作。
關于幽門螺桿菌致臭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以下3種可能:
1.研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產生大量尿素酶,能迅速分解尿素產生大量氨,氨是一種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質,從而造成頑固性口臭。
2.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體外培養(yǎng)的幽門螺桿菌可以產生硫化氫和甲硫醇,2種氣體是目前所知口臭中最主要的成分。計春燕等發(fā)現(xiàn),口臭患者食管下段壓力明顯低于無口臭組,提示胃內幽門螺桿菌產生的氨及揮發(fā)性硫化物可能通過返流進入口腔,從而產生口臭。
3.由于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病因。當存在該菌感染時,胃腸功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損害,可能導致食物在胃腸中潴留時間過長。經(jīng)胃腸道內其他細菌腐敗分解產生各種有臭味的氣體。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迄今為止,國內外對HP治療共識意見并未推薦對伴有HP感染的口臭患者行根除治療,這可能是由于HP感染在口臭中的病因學地位不明確所致。
研究表明,HP感染與蕁麻疹、冠心病、肥胖等非胃腸道疾病有關,對這些疾病,共識意見并未推薦根除HP,但國內已有根除HP治愈難治性蕁麻疹的報道。盡管如此,對合并有HP感染的口臭患者是否采取如同消化性潰瘍并HP感染一樣的策略,尚需更深入研究。
對于排除口腔疾病,且無明顯誘發(fā)口臭的全身性疾病時,檢查是否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并進行根除治療,可能是治療口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已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除引起口臭外,與胃炎、胃潰瘍和胃癌密切相關,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把幽門螺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因子,并明確為胃癌的危險因子,是一種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有害菌。幽門螺桿菌是經(jīng)口腔進入人體的,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wèi)生、防止病從口入,餐具消毒,并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等,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口臭、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
幽門螺旋桿菌這類菌類微生物除了和我們的口臭有關意外,和我們的胃炎和其他腸胃疾病都有些關聯(lián),我們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正所謂病從口入,所以我們在選擇飲食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餐具消毒也是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