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核脫落期護理方法
很多得過痔瘡的人都知道得了痔瘡該是多么一件痛苦有無法言語的事情,簡直就像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有合理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多多了解一些有關痔瘡的知識,這樣比較能夠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說到痔瘡的話,今天想給大家講講的是關于痔核脫落期。相信在這之前很多人根本沒有聽說過痔核脫落期,也不知道這會有什么樣的癥狀,更不知道這需要注意些什么,既然如此,今天就講講痔核的病因癥狀以及痔核脫落期。
痔瘡發(fā)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huán),使盆腔內(nèi)血流緩慢和腹內(nèi)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nèi)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fā)病率增高。據(jù)臨床觀察及統(tǒng)計普查結果分析,不同職業(yè)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干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的患病率明顯較高。
癥狀
1.便血:痛苦小性、間歇性便后有鮮紅色血是其特點,也是內(nèi)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見癥狀,患者常訴說“大便后鮮血從肛門一滴一滴地往下流”或“便紙上都是鮮血”。
2.痔核脫出:常是晚期癥狀,多先有便血,后有脫垂,由于痔核體積增大,排便時受到糞便的擠壓,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脫出肛外。最初僅在排便時脫出,便后能自行還納。癥狀較重者,脫出后需用手推回,或臥床休息,方能復位。癥狀更嚴重者,除排便時脫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噴嚏、下蹲等,都可能脫出。
3.疼痛:單純內(nèi)痔,一般無疼痛,有時僅感覺肛門部墜脹或排便困難。如發(fā)炎腫脹者,痔內(nèi)有血栓形成或嵌頓,則有疼痛;如脫出未及時復位,則疼痛加重;如發(fā)生嵌頓,有潰爛壞死,引起肛緣周圍皮膚發(fā)炎水腫,則疼痛劇烈,患者坐臥不安。
4.粘液流出:直腸黏膜長期受痔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內(nèi)痔,因肛門括約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門流出。輕者大便時流出,重者不排便時也自然流出。內(nèi)痔脫出時,分泌物將更多。
5.瘙癢:因分泌物或脫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門周圍皮膚終日潮濕,導致濕疹和瘙癢的發(fā)生。
護理方法:
1、預防繼發(fā)性出血,囑患者注意臥床休息,不可劇烈運動。
2、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口服麻仁膠囊,不可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屏氣用力解便。
3、保持肛門清潔衛(wèi)生,每次便后用坐浴液坐浴,黃藥膏換藥,瘙癢者外擦止癢膏。
看了上面相信大家對此都有了相應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小心注意防范,保障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