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in詞:開學恐懼癥 是什么意思
開學恐懼癥名詞解釋:
許多孩子由于暑假作業(yè)未完成、對新學期緊張、迫于中高考的壓力等因素對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必要心理準備,安逸、閑散慣了之后想到開學后緊張的學習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而產(chǎn)生了焦慮、恐懼的情緒,造成了對開學存在心理陰影,嚴重時就導致了開學恐懼癥。
開學恐懼癥的主要癥狀是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fā)脾氣、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有的還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癥狀。不難想象,在家長溺愛中享受無憂無慮的假期生活的孩子,在游樂嬉戲方面花費了過多時間的學生,必然會耽于學習。
成績優(yōu)異、追求完美的學生和適應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較差的大一新生是“開學恐懼癥”常見的易發(fā)群體。
家長也有開學恐懼癥
在網(wǎng)絡論壇上,一些小學生家長述說了面對開學的恐慌之情,有家長坦言:“我比我家小子還害怕開學日子的到來?!?/P>
家長“維尼小熊”在網(wǎng)上賦詩一首,頗具黑色幽默,也反映出家長恐懼開學的原因:“這不,咽下最后一口面包和咖啡,全家又要投入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了,孩子們又得背起沉重的大書包,大人們一起開始沉重的生活,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做功課、檢查、簽名、吃飯、睡覺、批評、鼓勵、吼叫、哭泣、親親、抱抱、懲罰、獎賞……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沙發(fā)土豆媽媽”等網(wǎng)友家長則紛紛說:“不管是否準備好,都要去面對星期一的到來,逃也逃不掉?!?/P>
開學恐懼癥的產(chǎn)生原因
有些學生是因假期作息生活極不規(guī)律,每天看電視、上網(wǎng)、晚睡,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喪失殆盡。有的是因為在假期里過慣了被照顧的生活,對開學后的獨立生活憂心忡忡、無所適從;還有的是擔心新學期功課太重,擔憂學校人際關系等,這些已知的與未知的矛盾重疊交織在一起,更是在為開學恐懼癥推波助瀾。這些“玩瘋了”的學生在開學前,就需要將心收回來。
而另外一些學生則需要“寬心”。他們通常自我要求嚴格,假期也忙著參加培訓班,一天也沒有閑著,學習勁頭十足。臨近開學,他們就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
對于家長們來說,被心情緊張、害怕上學的孩子們“傳染”,一些家長會出現(xiàn)失眠、焦慮,甚至全身不舒服。家長們的這種表現(xiàn),主要還是來自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對孩子學習的過分緊張。家長應該把開學的準備“分散”出去,該讓孩子承擔的就讓孩子去做,家長包辦一切的做法不僅家長受累,孩子也不快樂。
開學恐懼癥自有應對之策
家長可在開學前適當幫助孩子加以調節(jié),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尤其是長假最后幾天,對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生活內容等都作出相應的調整,同時保證孩子合理飲食、充足睡眠,以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其次,讓孩子提前進入學習狀態(tài)。就孩子在開學前如何模擬正常的學習生活,如何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作出相應的調整,幫助其制訂作息時間表,要督促孩子按時起床、飲食,保證孩子開學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如果孩子一時無法適應,則需要家長的循循善誘,需要家長予以適當?shù)谋O(jiān)督;此外,家長還可多給孩子介紹一些學校里的有趣事情,適當減輕孩子的思想負擔,向學校老師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使孩子回校后能有較好的適應條件。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開學之初,老師與家長應注重減輕孩子壓力,老師應多和孩子進行假期心得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安排緊張的功課。
收心”不能急剎車
可以讓孩子給好朋友打打電話,聊聊新學年的打算,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對孩子多鼓勵,激發(fā)他們對新知識的興趣和好奇,消除孩子對新學期的畏懼情緒。引導孩子對新學年做一個詳細的規(guī)劃,大至整個學期,小至每天的學習生活。
身體鍛煉不能少
按時作息,調整好生物鐘。假期有可能玩通宵或很晚睡覺,這時很有必要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應盡量按照上課時的作息時間去休息,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重新做到起居有時。同時拒絕“三電”:電視、電腦、電子產(chǎn)品。用體育鍛煉來充實生活,調整狀態(tài)。
家長要做好輔助工作
跟孩子多談談學校生活,可以有意識地從日常娛樂、游玩等話題轉向有關學習的話題如作業(yè)、同學關系等。家長不要把老師描繪成嚴厲兇狠的人,也不要把學校描繪成痛苦難受的地方,應給孩子以幸福感,讓孩子對上學感興趣,期待上學。如果孩子有“教室焦慮癥”,最好不要先讓孩子吃抗焦慮藥,應先從調整心態(tài)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與同齡人的交往。
開學后的假日里,家長應該盡量少帶孩子上公園等游樂場所,多帶孩子去書店看看書,或者一起去購買學習用品,給孩子營造學習氛圍,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歡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