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方法的介紹有哪些
因為艾灸這種方法不但是可以壯陽,還能夠治療婦科方面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起到比較好的養(yǎng)生作用,所以就受到很多人們的喜愛,人們總是會自己在家里面就進行艾灸的,因為艾灸的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是學習一次就會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艾灸的方法是什么。
不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上說:“宦游吳蜀,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則瘴癘、瘟瘧之氣不能著人。”這是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近代日本醫(yī)家有在整個工廠、學校全體施以灸灼,作為一項保健措施,實驗結果證明灸法確有增強體質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針與灸都是在經(jīng)絡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處,兩者往往結合使用。但是必須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獨到之處,不能以針代灸。過去國內外有許多名醫(yī)單用灸法治病。中國和日本都有專門灸師,與針師并列。
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备鶕?jù)【黃帝內經(jīng)。靈柩】解釋:“針是泄法,灸是補法”。實證、病在表、泄熱、陽亢等適宜用時針法泄和解表;而由實轉虛、病在里、寒癥、陰陽皆虛就不能用針法泄了,用藥劑治療,藥劑所不達,就用艾灸的。由于古文習慣與現(xiàn)在有很大的區(qū)別,很容易產生誤解。
灸法雖然略有燒灼皮膚之痛,但不像針刺那樣深入肌肉而達體內,所以人們不甚畏懼而樂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廣的一種治病方法。
艾條灸 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卷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松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干姜、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藥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⑵A、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圖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對于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y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于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y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jié)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本文就是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艾灸方法介紹有哪些,在艾灸過程中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皮膚有一些灼燒的疼痛,但這個不是因為方法不對導致的,這就是艾灸以后的正常反應,不過這種反應不會像針刺一般的疼痛,只要過一會兒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