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什么時候服中藥最好
中國古代治療疾病都是中藥治療,只是后來才出現(xiàn)了西藥。中藥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而且中藥對人的身體產(chǎn)生的副作用更少,是一些中老年朋友喜歡的治療方法。雖然西藥療效很快,但有些疾病還是服用中藥比較好。服用中藥什么時間段好呢?一般都是早中晚三頓,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晚上什么時候服用中藥療效最好。
服藥時間
1.飯前服: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tài)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fā)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2.飯后服: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服藥。病位在上,應在飯后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癥,在飯后服用,可使藥性上行。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藥,在飯后服用可減少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也宜在飯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發(fā)生副作用。
3.餐間服: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4.空腹服: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使藥物迅速入腸,并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fā)揮藥效。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藥也亦如此,以增強藥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zhèn)靜安眠的藥物,以及有積滯、胸膈病等,服藥后宜仰臥;有頭、口、耳病等,服藥后宜去枕而臥;有左右兩肋病癥時,服藥后應按藥性的升降作用選擇睡姿,如藥性升發(fā),應擇健側臥,如藥性沉降,應擇患側臥。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驅蟲藥,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將蟲殺死排出體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應不拘時間盡快服藥或頻服(每隔1-2小時服一次),慢性病則要按時服藥。
看了上面介紹的晚上什么時間服用中藥最好這個問題的解答,大家可以根據(jù)專家給出的時間進行服藥。不同時間服用藥物的療效也是有差別的?,F(xiàn)在中藥已經(jīng)很普遍了,很多外國人都很喜歡中醫(yī),中藥除了味道不太好,其他方面還是不錯的,了解晚上什么時候服用中藥最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