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咳嗽總不好中醫(yī)教你怎么辦
秋季是容易感冒咳嗽的季節(jié),現(xiàn)在咳嗽的人越來越多了,咳嗽總不好的話,還會引起發(fā)燒等其他的支氣管疾病。那么咳嗽怎么辦呢?咳嗽偏方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止咳化痰的偏方吧。
秋季到了,很多人又開始咳咳咳了,自己覺得煩,別人也會煩,所以有這煩惱的親們,不妨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在秋季做個清爽不咳嗽的人吧。
不是光咳,也不是嗽,你知道什么是咳嗽嗎?
咳嗽是指以咳嗽或伴咳痰為臨床主證的疾病。中醫(yī)臨床上將有聲無痰稱為咳,有痰無聲稱為嗽,有痰有聲稱為咳嗽。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如見到咳嗽,可參考下面咽喉科主任講的方法治療。
哪些原因可以導(dǎo)致咳嗽
總體而言,咳嗽不僅是因為外來邪氣如風(fēng)、寒、熱、燥等侵襲引起的,也可能是內(nèi)在臟腑功能失調(diào)影響到肺致使肺氣上逆,引發(fā)咳嗽。
咳嗽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與喘證的鑒別:喘證主要表現(xiàn)在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特征。當(dāng)咳嗽日久不愈時,可轉(zhuǎn)變?yōu)榇C;
與肺癰(即肺組織化膿癥)的鑒別:肺癰也有咳嗽,但除此以外還有胸痛、發(fā)熱、咳吐大量腥臭膿血痰為特征,這需與咳嗽區(qū)別;
與肺癆(即肺結(jié)核)的鑒別:肺癆的主癥為咳嗽,咯血,潮熱,盜汗,身體逐漸消瘦為特征,是一種傳染性的慢性虛損疾患,而咳嗽不具有傳染性,也無肺癆的其他癥狀。
不同原因?qū)е碌目人远既绾沃委?/strong>
風(fēng)寒咳嗽
臨床表現(xiàn): 咳嗽聲重,咳痰清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打噴嚏,頭痛,惡寒發(fā)熱,無汗,肢體酸楚,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治法: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劑:三拗湯合止嗽散(麻黃、杏仁、甘草、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荊芥、陳皮)。
風(fēng)熱咳嗽臨床表現(xiàn):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音啞,咽干痛癢,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鼻流黃涕,口渴喜飲,惡風(fēng),身熱,咳時汗出,頭痛,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浮滑。
治法: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
代表方劑:桑菊飲(桑葉、菊花、桔梗、杏仁、連翹、蘆根、薄荷、甘草)。
痰濕咳嗽
臨床表現(xiàn):咳嗽痰多、咳聲重濁、痰白黏膩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間咳痰尤甚、痰出則咳緩,胸悶,脘痞,惡心欲吐,大便時溏,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代表方劑: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芥子、蘇子、萊菔子)。
痰熱咳嗽臨床表現(xiàn):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zhì)黏厚或稠黃、咯吐不爽,或有熱腥味,或吐血痰,胸脅脹滿,面赤,口干欲飲,舌質(zhì)紅,苔薄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代表方劑:清金化痰湯(黃芩、梔子、知母、桑白皮、瓜蔞仁、浙貝母、麥冬、橘紅、茯苓、桔梗、甘草)。
氣虛咳嗽
臨床表現(xiàn):咳而無力,痰白清稀,面色不華,氣短懶言,語聲低微,自汗怕冷,舌淡嫩邊齒痕,脈緩無力。
治法:健脾補肺,益氣化痰。
代表方劑:六君子湯(陳皮、半夏、黨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
陰虛咳嗽臨床表現(xiàn):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不易咯出,喉癢,聲音嘶啞,午后潮熱,手足心熱,盜汗,口干咽燥,日漸消瘦,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數(shù)。
治法: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咳。
代表方劑: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白扁豆、桑葉、玉竹、天花粉、甘草)。
燥邪咳嗽
因燥邪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兩種類型??滔聲r節(jié)正處于秋季,為燥邪犯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為此,特將燥邪所致的咳嗽分開論述。
溫燥咳嗽
臨床表現(xiàn):干咳,連聲作嗆,無痰或痰少而黏帶有血絲,鼻唇干燥,咽干而痛,頭痛,微寒,身熱,舌邊尖紅,苔薄白或薄黃、干而少津,脈浮數(shù)或略數(shù)。
治法:疏風(fēng)清肺,潤燥止咳。
代表方劑:桑杏湯(桑葉、杏仁、沙參、浙貝母、梔子、豆豉、梨皮)。
涼燥咳嗽
臨床表現(xiàn):干咳少痰或無痰,咽干鼻燥,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而干,脈
治法:疏風(fēng)散寒,潤肺止咳。
代表方劑:杏蘇散(杏仁、蘇葉、前胡、桔梗、枳殼、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棗)。
止咳化痰偏方
生姜,紅糖,大蒜
患風(fēng)寒感冒時,還伴有咳嗽,可以用生姜3~5片,小兒1~2片,大蒜7~10瓣,小兒2~3瓣,紅糖半勺一起煮,要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效果好。
蒸大蒜水
取大蒜7~10瓣,小兒3~5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在碗上加上蓋子,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后改小火蒸15分鐘即可。
當(dāng)碗里的蒜水已不燙了,較溫時喝下,大蒜可以不吃,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jīng),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簡單。
麻油姜末炒雞蛋
將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鍋內(nèi),油熱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過一下,隨即倒入1個雞蛋炒勻,在臨睡前趁熱吃下,每晚吃一次,堅持吃上幾天,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梨,花椒,冰糖
梨一個,洗凈,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后,放20?;ń?,2粒冰糖,把梨上部拼對好,放入碗里,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兒可分二次吃完。
蒸花椒冰糖梨對治療風(fēng)寒咳嗽效果非常明顯。
梨,冰糖,川貝一起蒸
梨1個洗凈,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的核后放入冰糖2~3粒,敲碎成末的川貝10粒(小兒5~6粒),然后把梨上部拼對好,也可用牙簽插緊放入碗中,上鍋蒸30分鐘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兒分2次吃,有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煮蘿卜水
白蘿卜洗凈切8~10片(小兒3~5片),放入小鍋內(nèi),再加大半碗水,燒開后改小火煮5分鐘,等水不燙了喝下,一日1~2次。
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斷翻動,等到橘子冒熱氣,橘皮發(fā)黑就烤好了,稍涼后剝?nèi)テぃ岳锩鏈責(zé)岬拈僮影?,成人一?個,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
煮山藥粥
做法:取山藥一段,去皮,節(jié)成小塊,放入食品粉碎機內(nèi),再加半碗水,將山藥加工成稀糊狀,倒入小鍋內(nèi),放火上燒,一邊燒一邊攪,以防糊鍋底,當(dāng)山藥燒開了,冒泡了,關(guān)火。
功效:最好是在空腹吃,山藥健胃,補肺氣,益腎精,滋養(yǎng)強壯,適合脾胃氣虛,肺腎不足所致的虛勞咳喘。但山藥內(nèi)所含的淀粉酶,又稱消化素,能分解成蛋白質(zhì)及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補之效,這種淀粉酶怕高熱,在持久的高熱中久煎,功效可以喪失。
因此,在煎煮時,不可過久。此方法加工的山藥粥最適合嬰幼兒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還對小兒的厭食,虛汗多,流口水,氣虛膽小等病癥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紅棗,白果
做法:取紅棗成人10粒(切開),小兒3粒,白果成人10粒,小兒2~3粒去殼,放入小鍋中,加上大半碗水,放火上燒,中火燒10分鐘即可。
吃法:讓孩子吃紅棗,白果,并喝水,每天一次,最好是每晚睡前吃。
功效:紅棗性溫,益氣補氣,健脾和胃,白果性平斂肺氣,定咳喘,并有固腎的作用,所以對一些久咳不愈,反復(fù)感冒,發(fā)燒,咳嗽,尿多,尿頻,遺尿的,每晚吃紅棗白果湯效果是很明顯的。
但紅棗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孩子只限于2~3粒,量多了孩子容易上火,氣滯。
結(jié)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各位介紹的有關(guān)秋季咳嗽怎么辦好的文章,首先我們應(yīng)該先要看自己屬于哪種癥狀的,然后再對癥治療。咳嗽的話,食療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大家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