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癥狀 益氣活血清肝湯治乙肝
2017-07-01 22:27:5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專家:劉世峰重慶市榮昌縣人民醫(yī)院
乙肝屬中醫(yī)黃疸、脅痛、疫毒、積聚、鼓脹等范疇。病人不發(fā)黃,肢倦乏力為無黃疸型肝炎,部分病人臨床無
專家:劉世峰重慶市榮昌縣人民醫(yī)院
乙肝屬中醫(yī)黃疸、脅痛、疫毒、積聚、鼓脹等范疇。病人不發(fā)黃,肢倦乏力為無黃疸型肝炎,部分病人臨床無任何不適,僅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感染乙肝病毒。中醫(yī)、西醫(yī)治療該病目前尚無特效藥,且西藥費用相對較高。筆者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30余年,創(chuàng)益氣活血清肝湯治療乙型肝炎活動期、早期肝硬化病人,效果滿意。
藥物組成: 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20克,茯苓20克,麥芽30克,靈芝20克,桑寄生20克,淫陽藿20克,赤芍20克,丹參20克,桂枝12克,柴胡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茵陳20克,連翹15克,紅棗15克,甘草10克。
功效:益氣活血,清肝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活動期,早期肝硬化。癥見面色鞏膜發(fā)黃或不黃,納差,或厭油膩,肢倦乏力,大便溏或結燥,小便色黃。舌紅苔白或黃膩,脈弦或緩。
方解:方中淫羊藿、桑寄生、靈芝、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麥芽、大棗補肝腎,健脾益氣;赤芍、丹參、桂枝活血通陽;茵陳、柴胡、連翹、白花蛇舌草、甘草清肝解毒,利濕退黃。諸藥合用,以求益氣清肝活血之功效。
臨床加減:面色鞏膜發(fā)黃,膽紅素增高加梔子、川牛膝;右脅脹痛加枳殼、香附、延胡索。肝硬化腹水、球白倒置者加鱉甲珠、三七粉、白術、大腹皮、葶藶子、澤蘭、澤瀉、益母草。2日1劑,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