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車禍 勿立即移動傷者
「發(fā)生車禍當下我覺得脖子后面麻麻的,一位好心的鄰居哥哥知道后,不停幫我揉著頸部做按摩,想不到這樣的好心幫助卻可能揉斷了剩余連接的神經(jīng)。」脊髓損傷傷友小妮回憶道。
臺灣意外事故死傷人數(shù)逐年攀升,根據(jù)衛(wèi)福部資料顯示,意外傷害占臺灣10大死因第6位,其中又以交通事故最為常見。因此,專家提醒,當民眾遇見車禍時,切勿隨意移動傷者,否則熱心幫忙卻可能讓傷者傷勢更嚴重。一般民眾面對車禍的危機處理,通常是熱心的幫忙扶起傷者。但是脊髓損傷基金會表示,在醫(yī)學上曾有許多案例顯示,隨便扶起或移動傷者,導致頸部受創(chuàng)或骨折傷害產(chǎn)生位移,壓迫到神經(jīng)或氣管,竟不幸當場猝死;此外,有時病人神智不清,不過呼吸心跳正常,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不當?shù)募本仁址?,卻恐導致終身癱瘓或危急生命。
脊髓損傷基金會呼籲,目擊車禍者請在警察與救護人員未到達之前幫忙指揮交通、保護傷者,以及防止后車追撞造成二度意外,或幫其撐傘遮風避雨,但切記不要亂移動與攙扶傷者,也不要自行給予任何藥物,搬動傷者的任務還是交給專業(yè)的救護人員較為妥適,請將「救命不能移」這個觀念傳達給你我周邊的人。
消防局救護科說明,傷患需在原地等待救護人員進行正確的急救4字訣「測、套、固、送」,把握黃金救援時期。
測:測量受傷害者的傷害狀況,以判斷其脊髓受損的情況。
套:套上頸圈以固定頸部,避免傷者的頸部受到二度傷害。
固:將傷者的頭、頸和身體呈一直線,固定在搬運板或擔架上。
送:馬上將傷者送到附近的區(qū)域教學醫(yī)院或醫(yī)學中心進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