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氣虛陽虛要怎么辦?
大家都知道,當(dāng)人的身體出現(xiàn)了某些問題的時候,就會引起各方面的虛弱。而身體虛也分為很多類型。比如說肝臟不好的人會脾虛,年齡大一點的可能會氣虛,而腎臟不好的人就會陽虛。那么對待這些問題的時候,大家該如何來醫(yī)治呢?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疾病的癥狀以及它們的治療方法。
【脾氣虛】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臨床表現(xiàn)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脹,伴有眩暈,倦怠,面色萎黃等氣虛癥狀。多見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jīng)官
能癥、慢性痢疾,貧血等。
【脾虛濕困】指脾虛內(nèi)濕阻滯的病理。脾主運化水濕,為胃行其津液,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濕停滯;水濕的停滯,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主
要癥狀有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大便泄瀉,甚或噁心欲吐,口粘不渴 或渴喜熱飲,肢體困倦,甚或浮腫,舌苔厚膩,脈緩等。多見於慢性
胃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陽虛】即脾胃虛寒。主要癥狀有胃脘冷痛、腹脹滿、呃逆、嘔吐、食少、便溏或久瀉久痢、倦怠、尿少、浮腫、消瘦、舌淡苔白、脈虛緩。多見于胃
十二指揚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腫、白帶等
【脾陰虛(脾胃陰虛)】指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主要癥狀有唇燥口乾,喜飲,口淡無味,飲食減少,大便乾結(jié),舌紅苔少或舌 面光滑等。
【心脾兩虛】即心脾兩臟俱虛。主要癥狀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食欲減退,腹脹、便溏、倦怠、面黃、苔白、脈細(xì)。多見于神經(jīng)官能癥、貧血等。
【脾胃濕熱】指濕熱內(nèi)蘊脾胃。主要癥狀有身目俱黃,腹脹脘痞,飲食減少,噁心,倦怠,尿少而黃,苔黃膩,脈濡數(shù)。多見于黃膽型肝炎或其它急性
肝膽疾患。有些皮膚病如濕疹,膿庖瘡等也和脾胃濕熱有關(guān)。
食療參考方
a。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
b。香菇牛肉湯:香菇10克泡好,瘦牛肉30克先用粉面裹好,湯沸后入香菇,再撥進牛肉片,同時點入適量味精、食鹽、香油,煮沸后即可。
c。炒牛肚土豆絲:熟牛肚50克切絲,土豆(馬鈴薯)80克,切絲后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淀粉,油鍋熱后加入少許蔥絲和碎蒜,遂入肚絲土豆絲爆炒,并點入適量牛肉湯和鹽、味精,土豆絲丸成熟即可。
d。扁豆餡包子:鮮扁豆兩份,雞肉一份,剁碎后加鹽、味精、鮮姜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以小麥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籠中,旺火蒸20分鐘。
以上就是有關(guān)導(dǎo)致人體的虛弱的原因以及它的一些癥狀了。同時在上文里,小編為大家介紹了一些能夠有效的緩解并治療的方法,最常見的就是食療的方法了。所以大家在平時可以做這些食物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身體,避免過度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