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周圍血管病的癥狀
下肢周圍血管疾病主要是包括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深靜脈血栓、血栓性靜脈炎、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等。以下注靜脈曲張為多見,此病靜脈血管擴張,彎曲成團狀,行動時出現(xiàn)疼痛,皮膚顏色較深,有瘙癢感,有腫脹,和壓痛感,破潰后會導致潰瘍,經常感覺到患肢怕冷,腳趾皮膚蒼白,缺血嚴重時有麻木感,嚴重者會出現(xiàn)壞疽,使患者行動不便,甚至有可能要截肢,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下肢周圍血管病是兩種最常見的下肢血管疾病之一。下肢周圍血管病是靜脈疾病中最常見的。因為靜脈曲張應該說是人類有別于其他哺乳動物,或者其他爬行哺乳動物的疾病。有可能由于人體站立行走以后,人體血液從足部往心臟流動的過程,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有一個自然的遠離心臟作用,需要靠心臟的負壓把它吸上來。在這個過程中,人體自身在血管里面衍化出一些類似水管閥門的功能,只允許血液往上走,不允許血液往下來,這樣使下肢的血液不斷往心臟流動,但是由于人長期站立,這個閥門可能就會失靈了,血液上去以后又下來,這樣使得下肢淺表的靜脈增粗,迂曲,最后形成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周圍血管病的表現(xiàn)很常見,一般表現(xiàn)為腿上有彎彎曲曲的血管,老百姓叫筋疙瘩,或者蚯蚓,這就是靜脈曲張。但是也有非常嚴重的,前幾天微博上發(fā)了一個患者雙腿都爛了,當然那個病人不是單純的下肢靜脈曲張,他是布加綜合征繼發(fā)的下肢靜脈曲張,嚴重到兩腿都爛了。主要由于靜脈曲張發(fā)生以后,血液回流障礙,最后局部感染發(fā)炎,局部血栓形成,最后組織壞死,形成老爛腿。
下肢周圍血管病發(fā)病率高,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因此了解其癥狀是非常必要的,同時還要加強自我保健,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一旦有這種情況,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產生更多并發(fā)癥危害健康。此病如果是本身有的疾病引起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要控制病情,加強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