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原性水腫的原因及治療
腎源性水腫也是腎病的一種,針對這個疾病來說,很多人會覺得特別的畏懼和害怕,一聽到這個就個疾病就會聯(lián)想到尿毒癥,因為當腎病嚴重的話就會引發(fā)尿毒癥,腎源性水腫其實也是有很多原因的,知道了原因之后也是可以及時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那么腎源性水腫的原因和治療有哪些?
腎病性水腫發(fā)病機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低蛋白血癥及因而起的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它是造成組織間液積聚的原發(fā)因素。低蛋白血癥的原因是血漿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大量隨尿丟失,白蛋白的丟失量每天可達10~20g,大大超過蛋白合成的能力。繼發(fā)鈉水滯留也是重要因素,它是球-管失衡的結(jié)果。由于低蛋白血癥的膠體滲透壓下降,全身毛細血管的濾出增加,在引起組織間液增多的同時,也造成血漿容量的減少和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下降,后者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被激活;同時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又激活下丘腦-神經(jīng)垂體引起ADH釋放增多;血管緊張素Ⅱ也引起ADH分泌增多。這些因素導致鈉水滯留,本是對血漿容量和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的代償反應,但水腫活動期由于低蛋白血癥未消除,鈉水滯留又稀釋了血漿蛋白,因而補充到血管內(nèi)的液體,又成為水腫液的來源。
在鈉水滯留的發(fā)展中,也可能有利鈉激素或心房肽的釋放減少參加作用,但腎內(nèi)物理因素可能不起作用,因患者有明顯的低蛋白血癥,當血漿經(jīng)過腎小球時,不斷有白蛋白濾出,故血流到達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時,血漿蛋白濃度實際上低于正常,不可能促進近曲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
治療
1、病因治療是根本,積極治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但奏效緩慢。
2、限制鈉鹽:腎炎或腎病性水腫都有鈉水滯留,都必須限制鈉鹽攝入,但要適當,長期禁鈉可致低鈉血癥。
3、利尿:必要時在限鈉同時投以利尿藥,可促進鈉水排出而緩解水腫,并可緩解高血壓和減輕心臟負荷。
4、控制蛋白尿:對腎病性水腫必須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藥(地塞米松、潑尼松等)以恢復腎小球的正常通透性。
補充血漿蛋白。
知道了腎源性水腫疾病的相關(guān)原因和它的治療之后相信大家對這樣的疾病都不會陌生了吧,腎源性水腫最關(guān)鍵的就是要及時的消除水腫,水腫消除期間必須要少喝水,這樣給自己的腎臟帶來負擔的話就會加重水腫現(xiàn)象,有要注意減少一些活動,多休息,但是也不能完全不運動,建議最好是漫步行走來適當?shù)倪\動。